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高等教育 >

【陕西教育·高教】西安交通大学王树国:立德树人先“铸魂”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编辑:刘悦馨 时间:2022-02-19
导读: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大学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为谁培养?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问题。独特的历史、文化、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大学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为谁培养?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问题。独特的历史、文化、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我们要为国家发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就必须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西安交通大学怎样做好立德树人工作?“德”显得尤为重要。需要让我们的年轻人知道,他们对国家和民族有一份责任,这就是“铸魂”。西安交通大学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传承西迁精神,矢志把交大学子培养成为有能力、有贡献、有作为、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民族脊梁,承担起民族的希望与未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把好“指挥棒”

学校党委要把好“指挥棒”,切实把课程思政建设放在重要地位,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相关部门联动、院系落实推进、自身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格局。

近年来,西安交通大学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着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努力培养勇于担当民族复兴使命的新时代大学生。

学校党委对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进行全面领导和部署,学校制定了《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课程思政建设十条举措》和《课程思政三年行动计划》,将“三全育人”贯穿学校人才培养、事业发展和改革等工作的全过程,构建一体化“三全育人”生态链,建立了院系党委书记、院长带头抓课程思政机制,“一院一策”落实课程思政要求,促进基层党建与人才培养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各相关部门协同联动、院系推进落实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

怎么判断课程育人的质量?用哪些指标来衡量育人效果?如何整体推进全校育人工作?2018年,西安交通大学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并获评首批国家级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经费中设立课程思政专项预算,大力支持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和教改研究,不断推进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纵深发展。

课程思政实施需要哪些条件和机制?评价标准如何制定,出现问题怎么解决?这些都是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在评价标准方面,西安交通大学从不同群体的评价入手,多个维度优化、细化了育人质量评价办法。由学生、同行、督导、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等群体对育人质量做出判断,依据这些评价和反馈,及时调整课程育人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育人水平。

建好主力军 抓好主渠道 管好主阵地

西迁精神是西安交通大学的“魂”,反映了老一辈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期间来到西安交通大学,亲切会见14位西迁老教授,并明确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背景下,科技发展迅猛,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新的产业形态层出不穷,社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课程思政建设也需要随之变化。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主力军”,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西安交通大学会对每一批新入职教师进行分类别、多轮次、有针对、广覆盖的课程思政培训,引导教师传承西迁精神,不断探索、创新课程思政育人方式,提升“主力军”的水平。

在专业课教学中,西安交通大学注重组织教师深入企业研发和生产一线,深入城乡社会治理实践,目的是让教师“扑下身子”,脚踏实地,主动融入社会发展,了解新技术、新产业形态,深刻理解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教师要坚持“四个面向”,在时代发展进程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并做出贡献,不断增强爱国奋斗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以此推动课程思政教育落地落实、见功见效。

与此同时,西安交大还加强了教师的任课资格审核,将课程思政教学及其效果作为岗位聘用、绩效考核、选拔培训、师德师风的重要内容,并在评选各类奖项时突出对课程思政的要求,加大对优秀成果、优秀教师的支持力度,建立了正确价值观引导、激励机制,形成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互相依存、互为补充的育人模式,实现了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高度融合。

全校大力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宣传报道,在学校主页开通“课程思政 交大行动”专栏,宣传分享课程思政建设经验成果。在学习强国平台和中央媒体发表多篇课程思政经验文章,《西安交通大学“四聚焦、四结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新闻被教育部网站采纳并推广,形成广泛社会影响。定期举办“领军学者谈教学”课程思政专场报告、课程思政工作坊、交流研讨会、课程思政教学竞赛等,营造全校共同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

传承西迁精神 上好“铸魂育人”课

只有在新时代做出新业绩,才能把西迁精神一代代更好地传承下去。怎样上好“铸魂育人”课,让学生传承西迁精神?身边的榜样是最好的前行力量。

西安交通大学深入挖掘西迁精神内涵,通过挖掘校史育人资源、定期开展西迁精神资源展览、开办“西迁精神与大学文化”“西迁教授谈教学”“第四次工业革命与人类未来”“人文经典的当代价值与文化复兴”等特色课程,举办“大先生”系列讲坛,开设“共产党宣言”系列微话剧,打造话剧《追忆西迁年华》、秦腔《大树西迁》、纪录片《西迁纪》等多样化文化载体,引导学生涵养家国情怀,教育学生为西部发展和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形成了具有交大特色的课程思政品牌。

邱爱慈院士领衔开设的“聚变能源与等离子体”课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实国情教育等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马兰精神;陶文铨院士领衔开设的“数值传热学”课程,将西迁精神、先辈事迹、热门时事等内容与专业内容有机结合,通过讲述老一辈热流数值计算领域科学家的先进事例,着重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和科技报国的使命担当,教育学生立志为打破西方在“卡脖子”技术领域的封锁而努力。

目前,西安交通大学已建立起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为内核,以公共基础课、通识课程建设为支撑,以专业课程建设为辐射,以第二课堂进行协同,多门课程多元参与、多维互动、资源共享的课程思政体系。学校有3门课程获评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0门课程获评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在示范课程的学习和观摩过程中,老师们切实提升了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和开展课程思政的能力,并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课程思政建设中。

一所大学的伟大之处,不只是发表了多少篇文章,取得了多少科研成果,更在于这所大学有没有自己的内涵和精神。“西迁精神”就是西安交大的“魂”,就是家国情怀。只有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灵魂、有血有肉的栋梁之材。

三年多来,西安交通大学不断推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大力推进具有鲜明交大特色的课程思政建设,在全校营造了“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良好氛围。学校将继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化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做好引领西部、辐射全国的课程思政示范平台,培养出具有民族精神、家国情怀、交大烙印的西迁精神新传人,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人才支撑。


责任编辑: 刘悦馨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