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财经大学:深入乡村,走访调研,聆听发展振兴故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追寻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7月6日至15日,西安财经大学统计学院“统”德一心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队前往陕西省米脂县进行为期10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调研期间,团队先后前往米脂县乡村振兴局、米脂县高西沟村、龙头山、杨家沟革命旧址、米脂县农业农村局、印斗镇、申家沟村、杜家石沟镇、桃花峁村等地进行实地调研,并就当地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相关问题展开问卷和访谈调查,为在合适的统计基础上进行调研分析而做准备。
7月7日,团队成员前往米脂县高西沟村、龙头山进行走访调研和深入访谈。2021年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榆林考察时来到高西沟村,指出高西沟村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坚持不懈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与时俱进发展农村事业,路子走的是对的。要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来源于央广网)高西沟如今作为“黄土高坡上的江南好风光”,已然成为黄沙治理的典范。团队调研时,当地村民热情接待了调研队员,并积极配合调研工作。
团队成员前往米脂县杨家沟革命旧址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了解了杨家沟作为陕北唯一历史文化名村和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最后一战其背后的故事,学习了红色革命精神。1947年底,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同志率领中央机关600余人来到杨家沟村,在这里战斗生活了4个月,指挥了全国解放战争和西北战场,领导开展土地改革运动,主持召开了影响深远的十二月会议。
此后,团队成员先后前往了米脂县农业农村局、印斗镇、申家沟村、杜家石沟镇进行了相关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切实走到乡村中去,感受当地民俗风情,体会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
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发展乡村产业。“统”德一心团队调研了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发展现状,发现了一些成功的乡村产业示范项目和创新模式,这些实践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并且,基础设施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本次调研队员们观察到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状况,包括交通、水电、通信等方面。通过对比不同地区的情况,发现了一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先进经验和可行解决方案。同时,乡村振兴要依靠有效的社会治理和全面的公共服务支持。成员们调研了不同地区的社会组织和公共服务体系,发现一些在社会管理、农村卫生、养老服务等方面的可行实践经验,并获得一系列相关支持。
通过对各个村子的走访调研,“统”德一心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队收集到许多资料与统计数据,为团队调研分析做了充分准备。同时,成员们对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特色产业——米脂小米产业进行实践调研,深入了解了该领域的现状、挑战和机遇。团队成员通过与相关工作者的交流、企业的参观和调研问卷的收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见解。
在调研过程中,队员们也发现了一系列重要问题和关键因素,这些问题和因素对于该领域的发展和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队员们识别出了需要改善的方面和需要加强的领域,以及一些创新和发展的潜力。
通过调研,团队成员们开拓了视野,拓展了思路,并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启示和建议。队员们深刻认识到,要推动该领域的发展,需要加强合作,促进创新,加强人才培养,提升科技水平等方面的努力,努力朝世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