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感巴渝文化底蕴,绘新质发展蓝图
长安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感巴渝文化底蕴,绘新质发展蓝图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李思成)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近日,长安大学赴重庆“‘渝’见红色印迹·‘桥’见新质发展”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市规划展览馆,感悟巴渝历史、体会城市文化、了解政策定位、学习新质发展。
探川渝沃壤,承巴蜀文化
三峡地区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从远古的巴渝文化,到三国时期的蜀汉争霸,再到近现代的抗战风云,三峡地区见证了无数历史变迁。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以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移民文化和城市文化为特色,馆藏文物11.5万余件,包括珍贵的古籍善本、巴渝青铜器、汉代文物、西南民族文物等各种特色藏品。
实践队参观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伴随讲解员的讲解,实践队队员深刻感悟三峡文化,用心感受“壮丽三峡”、“抗战岁月”、“城市之路”展厅描绘的壮丽画卷。展馆里面的每一件文物都诉说着一段历史,每一段历史都充满了生命,正是它们见证了三峡人坚韧顽强的生命意志。在“壮丽三峡”展厅,实践队成员们感受到了万里长江奔腾而来,在崇山峻岭中刻画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壮丽景观,通过奇形怪状的岩石和地层结构展现出三峡独特的自然环境,通过巫山猿人、大溪文化等古人类的活动遗迹展现出三峡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通过一件件尘封已久的文物展现出三峡孕育的巴渝文化。在“抗战岁月”的展厅中,实践队队员们了解到在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的战争中,重庆这座城市和重庆人民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所做出的贡献与牺牲。在“城市之路”展厅,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及实物展示,再现了进入20世纪的一百年,重庆在工商业的巨大发展,实践队队员们对重庆的城市变迁产生了更为深入的认识与具象的体验,充分感受到重庆作为开放之城、工业之城、英雄之城的特殊地位。
实践队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
通过参观,实践队队员真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历程的艰辛和辉煌,深刻认识到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风雨兼程,党和人民携手同行,共同创造了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铭记党的初心,感悟历史,不忘历史,奋勇前行。
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
下午,实践队队员前往重庆市规划展览馆参观学习。重庆作为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的重要节点城市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而城市的规划建设更是立足于发展全局所做出的总体战略。在参观重庆城市规划展览馆过程中,实践队队员们的目光聚焦于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4月在重庆考察时高瞻远瞩提出的关于智慧城市建设和“大综合一体化”城市治理体制机制的指导思想。在“智慧城市”展区,从智能交通到环境监测;从公共服务的一站式便捷,到城市管理的智能化升级,每一个场景都让人深刻感受到数字技术的强大驱动力,为城市生活带来的前所未有的便捷与活力。
实践队来到重庆市规划展览馆
实践队在规划馆中全面细致地了解到了重庆在近现代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历史,从战时首都到新直辖市,这座城市在国家发展的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重庆市全方位发展的战略规划清晰地展示在场馆中,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在长江沿岸经济带中,重庆与武汉、上海等城市组成了关键的经济带动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的讲话
美丽中国,规划先行。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重庆正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优化传统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附加值。例如,长安汽车、重庆钢铁等企业在智能化改造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而重庆高新区和两江新区则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地。重庆市在新质生产力的引领下,正通过科学规划和先行实践,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实践队在观摩重庆的创新规划布局
重庆城市文化深厚且多元,融合了红色革命传统、巴渝地方特色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创新精神。这座城市不仅承载着红色革命的重要记忆,也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展现了开放包容和不断创新的精神风貌。重庆的城市文化在红色基因的传承中焕发新的活力,在改革发展的浪潮中不断融合创新,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气质。
新质生产力对于推动经济社会进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其不仅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驱动力。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坚定信仰、勇担使命,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