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东韩村,了解乡村振兴与农民画、电商结合新模式
为了探求乡村振兴路径,总结学习农民画引领乡村振兴新措施,西安外国语大学实践队在7月12日一早,来到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的东韩村,走访了东韩村的村民,询问了东韩村村干部一些相关问题,拜访了著名农民画画家王乃良先生。
东韩村,这个闻名全省的农民画乡,不仅保留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更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东韩村积极与特色电商合作,创建东韩特色产品品牌孵化器,通过线上运营和直播带货等方式,将当地特色农产品和农民画推向更广阔的市场。这种“互联网+农业”的新模式,不仅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在乡村治理方面,东韩村坚持党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形成了党支部引领下的“1+3”乡村治理模式。通过高标准建设党群服务中心、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等措施,东韩村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提升了乡村治理效能。
此外,东韩村还注重改善乡村面貌和人居环境。近年来,该村修葺了村口门牌楼、粉刷了墙体、清理了道路杂物、整治了坑塘等,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同时,东韩村还积极推进旱厕改水厕工程,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但是在实践队成员走访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今东韩村的主要发展项目为电商方面,将农民画与乡村振兴的结合方式慢慢减淡,村民们虽然对此有一定疑惑但是仍然保持积极态度。有一部分村民认为如今东韩村发展出现问题,基础设施上出现了比如说自来水方面的问题,土地均分给农民变少的问题、农家乐旅游红利只让一小部分人收获、年轻人依旧在外打工没有返乡等一系列问题。
东韩村的乡村振兴实践,为我们展示了新时代新农村的新风貌。未来,东韩村将继续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让这颗璀璨的明珠在户县大地上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东韩村村干部的带领下了解东汉村的独特品牌。陕西大学生网通讯员 代媛媛 供图
实践队成员在7月12日早还对著名画家王乃良先生进行采访。王乃良先生的个人工作室就位于他的家中二楼,王乃良先生扎根农村,接触农民生活才能创作出更多、更接地气的作品。王乃良先生的艺术生涯起点就在这片生他养他的故乡----东韩村。走进王乃良先生的工作室,一幅幅色彩鲜艳、构图饱满的农民画映入眼帘,《黄土雄风》《黄河魂》等作品,无不透露出他对家乡的深厚情感核对农民画艺术的执着追求。王乃良的作品,不仅注重写实与意境的共融,更追求夸张,变形及强烈的色彩对比,形成了鲜明的地域性个人风格。经实践队员采访得知,王乃良先生的艺术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许多农民画作者选择批量复制和丝网印刷,但他却始终坚持纯手工和原生态创作。他以前租下东韩村广场旁边的房子,开办“王乃良农民画展室”,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吸引游客,虽然如今因为村庄发展方向问题,将展室移除,但是王乃良先生依旧坚持画画,坚持宣传农民画。如今他的画作在国内外屡屡获奖,还在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多个国家展出,深受国内外关中的喜爱。在谈到未来时,王乃良先生表示将继续坚守农民画创作之路,用画笔记录乡村风貌,传承地域文化。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农民画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王乃良先生的故事是对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生动诠释。他用画笔绘就了乡村的秀美风光和深厚文化底蕴,也为我们展示了一个艺术家对家乡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实践队成员也了解到,如今画材进化,颜料从水粉颜料也慢慢进化到丙烯颜料,王乃良画家自己总结了丙烯颜料在应用前需要激活三次,才能达到饱和的程度,达到画农民画的色彩程度。他总结,早期农民画追求写实的人物,慢慢向学院派靠近,慢慢发展到中国的文化自信心越来越强,如今的农民画不再追求写实,而是追求情感表达,视觉冲击,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画家王乃良的合影。陕西大学生网通讯员 李嘉欣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