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学子三下乡:参观与实践融合,精神与经验积累
在这个充满探索与学习的暑期,长安大学赴江西南昌“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暑期社会实践队在7月22进行了两项意义非凡的活动——参观江西省博物馆何社区接待盖章,并在博物馆特别录制了一堂生动的团课。旨在将历史文化的精髓与团队教育的理念相融合,为队员们带来一次深刻的学习体验。
图为实践队员在讨论展品
江西省博物馆,这座筹建于1953年的综合性博物馆,不仅是全省最大的博物馆,更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江西省第一批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博物馆以其丰富的馆藏、精心的布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实践队全体成员的目光。博物馆内汇集了江西各地发现的珍贵历史文物和古代艺术精品,是全省收藏文物最多的博物馆。这些展品跨越了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从商周时期的印纹陶器,到六朝的青瓷器,再到宋代的影青瓷器、元代的青花釉里红瓷器,以及明清时期的粉彩、五彩、斗彩瓷器等,无一不展示了江西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外,实践队还参观了革命馆和自然馆。革命馆内,一座座热血铸就的丰碑展示了无数革命志士和先烈前仆后继、英勇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如苏区石印本《共产党宣言》、黄公略和滕代远赠送给地方干部的铜墨盒等,让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坚定信仰。
在参观完成之后,实践队不仅被博物馆内丰富的文物所震撼,更被其背后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所打动。为了将这份感动与收获传递给更多人,实践队决定在博物馆内录制一堂团课。他们精心策划了课程内容,围绕“历史与文化的力量”这一主题,结合博物馆的展品和江西的历史文化,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学活动。
团课录制现场,实践队成员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讲解,有的负责拍摄,还有的负责互动引导。他们利用博物馆的展览资源,通过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向观众展示了江西的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同时,他们还结合自身的感悟和思考,探讨了历史与文化的意义、价值以及对我们当代人的启示和影响。
在团课中,实践队还特别强调了青年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他们指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我们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更要关注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社区接待人员的合影
下午实践队前往社区,进行社区接待盖章活动。社区接待与盖章环节作为实践活动的重要一环,不仅见证了实践队与社区之间的紧密合作,也体现了实践活动的规范性与正式性。
活动前期,实践队成员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他们通过电话、邮件等多种方式,积极与目标社区取得联系,详细介绍了实践活动的目的、内容、时间及人数等信息,并得到了社区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双方就活动细节进行了深入沟通,确保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实践队成员们按照约定时间准时抵达社区。在社区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下,实践队成员们首先参观了社区环境,了解了社区的基本情况和服务设施。随后,在社区会议室,实践队与社区领导及工作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会上,实践队负责人详细汇报了实践活动的具体安排和预期成果,并表达了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为社区带来积极影响的愿望。社区领导对实践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座谈结束后,实践队按照社区要求,提交了相关材料,并正式申请在社区进行实践活动的盖章认证。社区工作人员认真审核了材料,对实践队的准备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顺利完成了盖章手续。在盖章认证完成后,实践队员们迅速投入到实践活动中。他们根据前期制定的计划,分组深入社区各个角落,开展了一系列贴近民生、服务群众的活动。有的成员协助社区进行环境卫生整治,有的成员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和心理辅导,还有的成员则参与到了社区的文化建设和志愿服务中。通过这些活动,实践队成员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为社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和改变。
这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他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蓬勃发展,还深入了解了社区工作的艰辛与不易,更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作为青年学生的责任与担当。团队成员将继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为将来更好地服务社会、报效国家打下坚实的基础。
图为实践队在江西省博物馆前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