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篇|长安大学社会实践队与西安市沙井村村委会开展座谈交流会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李宜航 罗茜)
长安大学”城村共进·筑力更新“社会实践队伍以西安市城中村改造调研作为实践任务,第一站来到了沙井村,在经过前期的调研工作后,7月19日上午,团队来到位于西安市雁塔区沙井村315号附近的沙井村村委会,与沙井村村委相关负责人就沙井村整体基本情况开展座谈交流。沙井村书记王先生,村主任吴女士,村委会委员康先生和董女士接待了团队7名成员,表示热烈欢迎实践团队的到来,并预祝本次座谈交流取得圆满成功。
会谈伊始,实践团队就沙井村居民基本情况进行了询问,主要集中在村中人口分布,人群比例,住房使用情况等基本信息,据沙井村主任吴女士介绍,沙井村现有本地居民3746人,70岁以上256人 60岁以上150左右(数据动态更新)。目前村里住房快逼近50年使用年限了,危房已有225户,租客约不到2万人,相较于2014年-2015年租客有5万余人,最多时可达10万余人有了明显减少。每户建筑面积可达300-500㎡,每户平均5-6口人,2代或3代人同住,人均年收入在1-2万左右。
(实践队与沙井村村委干部进行交流)
【商业活动篇】
谈到沙井村的商业活动,村委会委员,计生专干,妇联主任董女士告诉团队成员,沙井村村委于2014年-2015年为沙井村商业街搭建了遮阳棚,统一规划管理每个摊位并出租给商户,商户需要办理营业执照,便于管理。同一摊位分为两批次,分为白班和夜班。由于营业到很晚,商业街会对周边居民产生一定影响,也常常接到居民投诉,来村里消费的除了村内居民主要是周边务工的人以及学生,也会和周边城中村例如甘家寨会有人员流动消费。
“我们村商业品种整体偏少,道路也比较窄,像主要商业街是在村里面,并没有和村外城市道路相连,但甘家寨的话目前商业消费品种众多,道路宽敞,西侧商业街道与科技三路相接,有比较开阔的进入空间,我们村子将一条城市干路堵住了,如果打通的话四周都是居住区,村子变得四通八达,自然就会越来越有活力。”说起和周边城中村商业发展相比,村主任吴女士用甘家寨的案例作比较,向实践团队分析沙井村商业进一步发展可能性
【娱乐活动篇】
针对实践队员对于“沙井村内有无场地可供村民满足日常交流娱乐活动?”的提问,吴女士较为遗憾地答道:“没有公共活动场地供村民娱乐。用地比较紧张。有时村民们想聚在一起打打麻将,也都是自发组局,在路边空地等等娱乐。曾经村里在各种节假日,像三八节、重阳节等还会组织举办各种民俗活动(如踩高跷等),现在村里老人也不多了,年轻人不太爱参与也不太会这些技能,加之村里整体经济收入紧张,所以这些娱乐活动基本取消了。”
董女士也补充道:“大家对于红白喜事的看法也都更加理性了,一般是由各组组长负责,会在道路上摆宴席等等,现在由于观念转变和经费不足等,这一类事项都逐渐简化,甚至不举办了。”
【教育资源篇】
实践团队在前期考察过程中了解到沙井村内有一个幼儿园,指导老师王少锐就此对村内教育资源情况展开提问,董女士坦言道:“咱们村内教育资源比较匮乏,村内只有一个外租公办幼儿园。由于村子区位属性比较特殊,经常出现村民户口与其他住址信息同时出现在西安市三个不同行政区的情况,于是对应教育资源就会出现‘三不管’的现象。目前科创路小学(原沙井村小学)和中学五十三中可以对村内招生,其他更加优秀的学校难以接纳村内的学子,但村子内部对于教育却是非常重视,比如会颁发自筹的奖学金给村内考上大学的孩子等等。”实践团队对这一举动表示非常赞许和支持。
(实践队成员在会上发言)
【安全管理篇】
城中村的安全管理向来是社区治理的一个重难点问题,实践队对此也在会上向村委会资讯相关情况,对此,村委会委员、综治办主任康先生表示村里曾经发生过充电桩起火灾害,严重威胁到村民们的生命安全,村里消防问题比较突出,市政消防系统不完善,消防楼梯设置数量是不达标的,但是住房已建成,改动难度很大。“村里也着力解决这这方面问题,现在村里自筹设置消防栓达80余个,街道上大约每20米就有一个消防栓。”,谈到村委为保障居民生命安全所作出的努力,康先生骄傲之情溢于言表。城中村村委干部面临重大工作压力,他们正是靠着对这片土地和村民的感情,靠着自己强大的干部责任心处处为村民考虑,孜孜不倦为村民做实事。
座谈会议进行时,正下着大雨,实践队长李宜航就村里排水情况向村委干部进行提问,康先生讲到:“村内排水会存在一定问题,虽然目前村子内部的排水规划非常有序,除非特大暴雨村子不会淹水,平时发水时村干部都会在负责区域巡查防止积水,但是由于村子地势本身较低,一下大暴雨周边的雨水会倒灌进来,加上由于村内雨水污水分类不达标,政府不让抽排,导致大暴雨发生时村内多处雨水堆积难以排出,门店的台基都砌得很高,也是为了防止雨水倒灌。”
【村民诉求篇】
实践队员罗茜提问道:“相信咱们干部在平时工作中也会收到不少村民诉求,那请问一般是集中在哪些方面呢?”针对居民诉求与民声反馈,康女士表示:“村民最常反应的是租住问题,现在村里房子年久失修,结构落后,存在安全隐患,且绝大部分没有独立卫浴,通风采光(尤其是中间户型)较差,难以满足新生(00后)租客需求。导致租客流失严重,村民收入骤减,经济收入一旦不行了,很多矛盾也就自然产生了。居住环境质量也是居民经常反应的问题,村里商业小吃会营业到很晚,对周边居民产生一定影响,每天也会接到好几起投诉。现在已有的解决措施是晚上九点以后不允许商业区使用音响,但是仍会接到不少村民投诉。同时,村子每天早上七点之前(因为七点以后高速路限制大车行驶)会有垃圾车在村口统一回收拉走处理,也会有很多村民投诉因此影响休息。此外,居住安全问题也是居民非常在意的,尤其消防,燃气,充电桩设置这些主要问题。这些问题困扰着村民很久,村民对城市更新是非常支持的,也一直在等政府相关政策,希望对居住环境有一个比较好的改造策略出来。”
(座谈会进行时)
【未来规划篇】
实践队长李宜航提问:“通过我们前期的走访调研以及刚才听了各位领导的分享,相信大家都是能感受到沙井村隐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也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那想问一下村委这边就沙井村未来发展,下一步会着力找哪个方向改进工作,或者努力呢?”
吴女士告诉实践队,村内干部曾有过规划,将村中各街道分区规划,每个分区经营主题明确,如商业街区、餐饮街区、百货街区等等。在村里里加设地下停车场和地下商业街(地下防空洞闲置),打造立体式活动空间。
“曾经还有干部们曾经想过把沙井村打造成文化村庄,把大家伙平时的字画都好好展示展示。其实干部们对于改造更新村子都做过很多尝试,但都由于种种原因没能落实下来,”董女士感慨道。
康先生补充说:“对于沙井村来说,小商品市场,餐饮服务还有电焊加工点的等是我们的特色与优势所在,一定要保持并加强,另外,希望引进一些产业,和兄弟单位合作,与政府合作共同经营。目前我们正在接洽之前村里卖出的一个小厂子,厂子现在用作停车场,我们希望后续能推动相关合作,比如将部分村民安置过去,来处理好危房的事项等。”
通过几位村干部的发言实践队了解到,村委对于沙井村未来发展的规划更加倾向将目光放长远些,将产业做大,引进国内国际产业比如华为等。当然这是一个双向选择,沙井村希望有更多企业,产业能看到沙井村的地理优势、商业潜力优势与劳动力优势,村民们对于发展村内产业也会非常积极与配合,也希望能为相关产业发展做出贡献,取得双赢。
(座谈会进行时)
座谈会持续了近一个半小时,实践队成员从民生,社区,发展等多个角度了解了沙井村。会后,实践队成员李宜航、罗茜就会上提及的问题与村委主任吴女士进行了更深入交流与讨论,也表示实践队后续相关调研工作将会继续推进,会尽己所能将沙井村的问题进行反馈,用专业所学,技能所长为沙井村的规划发展提出切有实效,独具特色的解决方案。
(座谈会后实践队员与村干部深入交流)
实践队与沙井村村委干部合影留念,至此,长安大学“城村共进·筑力更新”赴陕西西安社会实践队与西安市沙井村村委会座谈交流会圆满结束。
(实践队与沙井村村委干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