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农学子武功行,乡村振兴学问深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王文锋)党的二十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将其视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在此背景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赴武功非粮食作物发展调研团赴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展开实地调研,参观电商平台、走访猕猴桃种植基地、走进尚坡村,深入基层,走访村民,倾听民生。
调研团首先关注到了武功县电商的蓬勃发展。这里不仅是京东物流首个产地智能供应链中心的所在地,更是一个通过电商平台推动非粮作物销售、促进就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调研团队员们深入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跨境电商中心,进一步探究该县域电商对乡村振兴带来的巨大推动力。调研队员们走进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跨境电商中心,深刻感受到县域电商“龙头+基地”模式的强大生命力。387家电商企业、40余家物流快递及包装企业的集聚,让猕猴桃、洋姜、大蒜等本地农特产品走出武功县,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
武功电商以其独特的产业结构、营销模式,推动着当地农产品的销售,为非粮食作物营销带来良好契机,推动着当地非粮食作物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其独特的电商模式为相关电商企业树起学习的榜样,也为乡村振兴战略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巨大的推动力的同时,也间接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图为贸易中心人员介绍供应链图 西农供图)
猕猴桃作为当地非粮食作物的代表,也推动着当地的经济发展。调研队员们达到武功县南仁健康果业专业合作社,以便对猕猴桃对当地经济发展有更深的认识。队员们抵达猕猴桃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猕猴桃树,且猕猴桃都套袋保护,利于果实成熟,保证其果实色泽亮丽。基地工作人员介绍猕猴桃香甜软糯且富有众多营养价值,在市场上获取多数人的青睐,还有其独特的自然环境都顺理成章地造就了猕猴桃在当地的普遍种植。
(图为基地工作人员为队员们介绍猕猴桃信息 西农供图)
武功县南仁健康果业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优质、健康、高产猕猴桃。自2013年成立以来,合作社着力打造“武功小子、下功夫成好果”猕猴桃品牌对外销售。同时,合作社传授当地居民种植经验技术,开展技术培训专场,带动当地800余户居民,农民增收800万元,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为更深入了解非粮产物猕猴桃的情况,调研团队员们抵达武功县尚坡村,深入基层,展开采访与问卷调查工作,队员们从村干部口中得知村常驻人口355户,有约1100人,村居民多半在外务工。队员们依次采访种植猕猴桃农户,获悉少部分农户种植猕猴桃面积小,种植经验技术以自我学习为主,但收入比粮食作物更可观;多数农户承包大面积种植,相应种植技术不仅可以通过合作社学习经验,也可由承包户间相互传授经验学习。同时,承包户也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岗位,带动着当地经济的发展。
(图为队员们采访村民相关信息 西农供图)
据悉,村民多数人土地被承包,部分仅种少许,用于自给自足。而又因武功县具有适合猕猴桃生长的独特自然环境,承包的土地多数被种植猕猴桃实行规模化种植。然而,当地猕猴桃因其果实储存时间、销售渠道等多种因素,仅局限于特定时间销售,这对种植户如何在水果成熟的短暂时间内出售完猕猴桃额加了难度挑战。且因其加工困难等问题,果实难以在当地就实现深加工,这也加剧了销售的难度,这也是大部分深处偏远地区面临的难题。但是,武功县合作社采用预售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难题,采用按需种植的方法,顾客提前向合作社订货,这样大幅减小了售卖非粮食作物的风险。同时,武功县近几年猕猴桃机械化生产,如防冻防灾棚的搭建、授粉枪的推广使用等,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为猕猴桃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图为尚坡村摆放的立牌 西农供图)
武功县通过发展电商销售,推动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当地居民积极种植特色产业猕猴桃,提升生活质量。调研队员们深刻认识到发展电商销售和特色产业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不断优化与创新才能迎接未知的挑战。同时,队员们也意识到只有政府、企业与农民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乡村振兴。
本次实践活动为调研团队员们提供了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使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实践带来的快乐和责任。队员们纷纷表示要扎入基层,将个人命运与社会、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目标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