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管学子暑期三下乡|公管学子赴庄浪县开展探寻生态产品价值实践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生态价值实现机制要求,推动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同步同频、双兴双赢。2024年7月15日-21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西北四省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模式调查的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庄浪县大庄村开展为期一周的调研活动。
调研地点位于平凉市庄浪县赵墩乡大庄村。在庄浪,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全国梯田看庄浪,庄浪梯田看赵墩,赵墩梯田看大庄。”大庄村不仅是“庄浪县梯田化第一村”,还是国家2A级旅游景区。大庄梯田作为庄浪百万亩梯田的代表和缩影,见证了庄浪人民数十年战天斗地、艰苦拼搏的光辉峥嵘岁月。
大庄村梯田
暑期社会实践团通过与当地村民的沟通交流和实地走访调研,了解到当地村民的生产情况。大庄村因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气候适宜、群山环绕,孕育出了绿色健康的生态农产品,当地村民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玉米、土豆和西葫芦。其中西葫芦籽主要用于销售,销路主要以本地市场为主。但是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差,交通不便,旅游产业基本未开发。实践团在和村民的沟通过程中,发现当地村民对如何实现相关生态产品的各种价值认识不够全面,因此实践团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访谈村民介绍了生态产品、生态产品价值、其价值保值增值方式等相关名词,并认真倾听村民的想法。
团队同学向当地村民询问发展状况
大庄村农田
社会实践团与大庄村村委会进行了沟通交流,了解到大庄村高标准农田改造后,种植业引入了机械化技术,农产品产量均有较大增幅,其中小麦从一百斤增加到五百斤以上,而玉米增加将近一千斤以上。在经营模式的创新上,大庄村采用苹果树下面种土豆的形式,全方位利用土地。在参观过程中,实践队通过庄浪人民修成梯田百万亩的故事,对30多年来是如何牢记嘱托,坚守生态“底线”,做好山水文章,构建文明乡风的一条生态文明的绿色发展之路有了详细的了解。庄浪人民经过多年的努力将光秃秃的山岭改造成受国内外赞誉的梯田盛景。
访谈大庄村前村支书(程力)
通过此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学子们不仅收获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知识,还深刻认识到生态产品的价值是如何实现的。庄浪县大庄村通过发展绿色经济,帮助当地村民脱贫并解决了就业问题,这不仅实现了庄浪县的生态产品价值转换,也推动了当地的经济持续发展。
实践团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