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大现代学子赴陕西凤县工合旧址之行:传承与创新的交响曲
在中国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中,工合运动应运而生并造就了一段令人敬佩的历史。它不仅见证了中国工业革命的艰难起步,更承载着无数先辈们用智慧和汗水筑起的工业梦。2024年7月20日,西北大学现代学院赴陕西凤县实践团前往中国工合运动纪念地进行参观考察,开展了一次意义非凡的教育探索之旅,实践团成员满怀崇敬之情,踏上这片见证历史与梦想交织的圣地,去追溯那些栉风沐雨筚路蓝缕的奋斗足迹。
中国工合运动纪念地雕塑
场馆大厅雕像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大片国土沦陷,很多沿海地区工业遭到严重破坏,导致后方物资极度匮乏。为了自救和发展战时经济,1938年,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下,由路易·艾黎、埃德加·斯诺等国际友人和国内进步力量共同发起工合运动。由于地理、资源和交通条件优越,凤县成为西北区办事处的首选地,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机构最健全的工合办事处。在凤县工合纪念馆内设有多个展览区,详细介绍了工合运动的发展历程、主要人物、合作社的成立和运作方式,以及工合运动对中国抗战和经济发展的贡献。展品包括历史文献、照片、生产工具和其他与工合运动相关的物品,这些展品生动地讲述了工合运动的故事。
路易·艾黎、斯诺夫妇和亚历山大商议成立工业合作社的场景
工合双石铺事务所相关资料
合作社成员制作手雷、炸弹时的场景
实践团通过细致入微的参观和拍摄微团课的方式,对这里厚重的历史底蕴有了更深刻的领悟。那些昔日在教科书中一笔带过的历史场景和英雄形象,在这里变得栩栩如生,仿佛每个人物的精神和每个事件的意义都跃然眼前,激发了实践团成员们内心深处的共鸣。这些为了理想和信仰无私奉献的先烈们,用他们的血与火铸就了我们今天的自由与和平,是他们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成就了我们这一代人无忧无虑地追逐梦想的可能。
实践团认真倾听讲解员介绍
实践团观察展柜中的照片和资料
实践团参观路易·艾黎和乔治·何克旧居
探访工合旧址,传承和弘扬“努力干,一起干”的工合精神,有助于我们从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团结协作、创新创造、自强不息、开放包容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参观结束后实践团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