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青春教育逐梦,师院学子助力家校圆梦蓝田

来源:校园稿件(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编辑:李玲 刘佩 时间:2024-07-26
导读: 青春教育逐梦,师院学子助力驾校圆梦蓝田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2024年7月12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的的实践队员们到达陕西省蓝田普化镇,怀揣‘深耕家庭教育,筑梦助学星光’的初心,助力家庭教育,传播家校共育理念,...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2024年7月12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的的实践队员们到达陕西省蓝田普化镇,怀揣‘深耕家庭教育,筑梦助学星光’的初心,助力家庭教育,传播家校共育理念,围绕小学教育、心理学两大专业特色,在当地小学学段家庭中开展走访调研、调查问卷等活动,在后期有的放矢开展为期半个月的家长课堂与特色支教活动。为当地家校共育注入全新活力,推动当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陈舒雨.jpg

 图为实践队员在走访调研中与当地居民交谈,翻看作业。

社会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积极探索,定制化设计开发家长课堂学习内容,依托普化镇童心港湾作为家校共育的合作平台。组织家长参与专题家长课堂,进行分组宣讲,深入不同教育背景家庭,为家长普及双减政策、解读小学教育新课标、提供亲子有效沟通方法、正面教育以及如何调整合理孩子使用手机时长、关注孩子心理健康教育以及以正确的态度看待分数等。家长们积极参与互动,现场氛围热烈,课堂结束后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例如在“调整孩子使用手机时间”这一节家长讲堂课上,家长提出自己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不规律,询问如何管控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队员们以此为出发点,提出解决方法,“要坚持原则的制定,如果规定了使用手机的时间,就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超出这个时间就不可以再使用手机,任凭有各种原因或哭闹也不违反规定,在日渐的管束下慢慢减少玩手机的时间”。依据此方法后期家长反馈很有成效。类似的案例还有一些:例如家长们反映“有效亲子沟通”这节课就帮助他们和孩子可以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因为之前孩子性格腼腆,自己和孩子的沟通也少,但是在学习了有关技巧之后,孩子也愿意和自己敞开心扉的交谈;也有家长在“正视孩子分数”课堂说自己以前看孩子的成绩过于极端的,表示今后也愿意理性看待孩子成绩,少和别人比较,多和自己孩子上一次的成绩比较。家长们的正向反馈反映出实践队员们的付出是有意义的,这同时也帮助身为小学教育专业的他们坚定了为农村教育事业贡献自身力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社会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积极探索,定制化设计开发家长课堂学习内容,依托普化镇童心港湾作为家校共育的合作平台。组织家长参与专题家长课堂,进行分组宣讲,深入不同教育背景家庭,为家长普及双减政策、解读小学教育新课标、提供亲子有效沟通方法、正面教育以及如何调整合理孩子使用手机时长、关注孩子心理健康教育以及以正确的态度看待分数等。家长们积极参与互动,现场氛围热烈,课堂结束后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董佳.jpg

图为家长课堂后,实践队员与家长交谈,为他们答疑解惑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践队员们还结合自身师范专业特点,为当地学生开设特色支教活动,聚焦于儿童动手能力与品德能力的培养,目的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育并举,以此开设了绘画、剪纸、三笔字、口才朗诵、体能训练、劳动教育、传统文化普及、数独、象棋等以此来提升孩子们个人技能,积极帮助孩子们坚持文化本位,坚定文化自信的态度;除此之外还对孩子们树立理想、爱国主义教育、角色转换以及心理团辅等内心多加关照。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实践队员们在零距离与小学生接触过程中感受到孩子们稚嫩的童心和质朴的语言,更加坚定了他们当初选择师范专业的初心,通过特色支教活动增加他们的实践教学经验积累,明晰自己的教育理念。

 三笔字.jpg

图为学生三笔字毛笔成果展示

 绘画课.jpg

图为绘画课成果展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最终都要落实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具体实践中,青年人要努力做经得起实践磨砺和检验的时代新人,在本次实践活动中,实践队员将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紧密结合,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着眼于帮助他们认识了解当前的乡村状况,鼓励队员踊跃投身于乡村振兴的战略实施中,为教育资源落后的地区注入新血液,用实际行动帮助乡村教育振兴,奏响青春之歌。教科院学子,一直在路上。

      大合照.jpg

实践队合影留念

责任编辑: 李玲 刘佩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