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脚沾泥土,永葆初心 | 长安大学实践队深入探索西辛庄村新风貌

来源:长安大学 编辑:寻红脉 时间:2024-07-27
导读: 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的深刻内涵、重要意义、实践路径及成果,激发当代青年对“三农”事业的热情与责任感,7月24日至25日,长安大学“砥砺自强红脉传,乡村振兴映光辉”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河南省濮阳市西辛庄村展开走访调研。...

西辛庄村,位于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庆祖镇,通过发展股份合作制企业和招商引资,形成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条。1991年至今,在村支书李连成的带领下,西辛庄村大力发展蔬菜大棚、村办企业,从一个人均纯收入不足600元的贫困村,发展成为人均纯收入超过3万元的富裕村。村内现有近30家企业,总产值十多亿元,涵盖再生纸、工业用呢、奶牛养殖、纺织、酒业等多个领域。

 

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的深刻内涵、重要意义、实践路径及成果,激发当代青年对“三农”事业的热情与责任感,7月24日至25日,长安大学“砥砺自强红脉传,乡村振兴映光辉”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河南省濮阳市西辛庄村展开走访调研。


图片1.png

 


实践队与西辛庄村委会召开座谈会议

 

城市有的农村也要有

“什么是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就是城市有啥咱有啥。”西辛庄村长李文利说到。实践队在李文利的带领下,分别参观村内的幼儿园、小学、医院,切实体会西辛庄村为满足教育、医疗等民生福祉所作出的巨大努力;深入茂恒环境产业园,走近村内工厂生产线,真实感受乡村建设现代化的光辉历程;走访基层群众,与西辛庄村的村民面对面交流,聆听群众的心声,全方位、多角度地感悟乡村振兴取得的伟大成就。


图片2.png

 


参观村内医院


图片3.png

 


参观茂恒环境工厂车间



图片4.png图片5.png

 


参观村内学校

 

当干部就应该能吃亏

在西辛庄村,“吃亏碑”不仅是一块石碑,更是党员干部心中的一面镜子,映照出“当干部就应该能吃亏”的崇高精神。李连成提到,他曾立下军令状,承诺不喝村里一盅酒、不乱花村里一分钱,宁愿自己吃亏也要带领大家致富,赢得了村民的广泛尊敬和爱戴。西辛庄村在三十余年来的乡村振兴之路上曾产业转型三次,最终找到一条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发展道路,“我们搞振兴,不做不负责任的建设者”是西辛庄村全体党员干部的真实写照。

 



图片6.png图片7.png

 


实践队采访李文利,了解西辛庄村的发展历史

 

李连成谈农民的八个梦想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李连成高度凝练地概括了我国农民的八个梦想——温饱、教育、医疗、就业、文化、生态、脱贫和祖国领土完整。“农民的梦想就是中国的梦想,中国的梦想就是农民的梦想”,乡村振兴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李连成提到,壮大集体经济和科技人才下农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两大法宝,只有就地城镇化才能留住人才。


图片8.png

 


实践队走访村民


图片9.png

 


观摩了解村内基础设施建设

 

批评才是生产力

李连成总结多年扎根基层的工作经验,在与实践队的座谈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批评才是生产力,夸赞都是哄人的”。只有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及时地改正,少走弯路、错路,这给予实践队极大的启发。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青年,在学习工作中都要讲求实事求是的作风,勇于揭露自身的错误。


图片10.png

 


实践队与李连成合影留念


图片11.png

 


实践队与李文利合影留念

 

甘将韶华献乡村,青春无悔助振兴。通过此次调研学习,队员们学习了解党和国家对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深刻领悟李连成及西辛庄村全体党员干部“吃亏是福”的崇高精神和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宝贵品质。他们认识到,乡村振兴之路虽充满挑战,但正是这些荆棘与曲折铸就了乡村发展的坚实基础。新时代青年应传承并发扬乡村振兴的奋斗精神,“身入”基层,“心到”基层,在“长本事,担难事”中磨炼本领,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让青春在乡村大地上绽放光彩。

[供图:秦雨晗]

[通讯员:孟令通 徐翔烯]

[指导老师:庞媛]


责任编辑: 寻红脉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