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学子三下乡:服务“双碳”,电亮新乡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论述,激励引导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国家能源事业,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2024年7月23日至26日,长安大学“‘川’越‘渭’来·赋能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凉山,探访清洁能源发展情况,感受凉山加快绿色崛起的脉动,践行能源报国之志。
陡峭山地上的光伏翅膀
穿过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实践队来到西昌市经久乡农垦罗家沟分布式光伏试验电站,映入眼帘的是一面面光伏板随山势起伏,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闪光,如雄鹰展翅在广阔天空中,向着能源梦想勇敢翱翔。
图为农垦罗家沟分布式光伏试验电站
在技术人员的讲解中,实践队员了解到该项目场址海拔高约1578m,电站总规划装机5.99MW。相较于传统的成片式光伏发电,该电站为适应山地地势较高、光源移动频繁的特点,设计了模仿向日葵的采光动作,采用了ZSUN-CIT3新型追光式光伏技术。与传统光伏技术对比,该项目呈现出精度更高、可靠性更高、智能程度更高、土地综合利用率更高、度电成本更低的“四高一低”新特点。
图为工作人员对光伏实验项目进行讲解
一片片绿色菜田,因为接连排布的“板子”盘活了资源;一池池粼粼鱼塘,因为熠熠生辉的“板子”改善了生态、惠及了民生。“车子开起来了,村子富起来了,生活好起来了”正在项目上从事门卫工作的村民老邱一边说着,脸上洋溢起幸福的笑容。据了解,该光伏项目不仅帮助当地村民们得到了电力补贴,还有效推进了当地的生产和就业,真正实现了绿色双赢。调研结束后,实践队纷纷表示,要学好专业知识,助力实现“光伏+”,努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绿色动能。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当地村民
图为实践队与工作人员合影
崇山峻岭间的大国重器
来到世界第二大水利工程——白鹤滩水电站,实践队师生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崇山峻岭间,宛如银丝的特高压线路将自然的震撼与人类的智慧紧紧相连,白鹤滩水电站巍然耸立于西南地区的金沙江上,向世界证明着千余年来华夏民族用智慧沉淀出的“中国智慧”“中国创造”的强大。
图为白鹤滩水电站实景
在白鹤滩镇政府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队深入了解综合技术难度位居世界第一的白鹤滩水电站建设中的多项创新技术,其中包括世界最高的混凝土双曲拱坝、国内最大的地下电站以及先进的水轮发电机组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实现了发电、防洪、抗旱补水、生态调度等综合效益。同时,实践队还详细了解了建设过程中的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等工作。
图为工作人员向实践队讲解技术创新
金沙江水奔腾汹涌,大国重器绿能澎湃。在白鹤滩水电站昼夜不息、安全稳定运行的背后,是无数管理、运营、守护者精益求精地持续优化和共同坚守。时值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3周年,实践队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致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的贺信。队员们深受感染,纷纷表示要发扬精益求精、勇攀高峰、无私奉献的精神,服务“双碳”,勇做先锋,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实践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
绿能之路上的御风前行
绿色动力,驱动未来,世界的东方,一流的电气。东方电气于2015年在凉山州德昌县建立主机、叶片研发制造基地,实现了凉山州装备制造业、四川省风电叶片制造业零的突破,有力促进了凉山州风电产业链和风电装备产业集群的形成,推动凉山州经济结构转型发展。
在技术人员的带领下,实践队走进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忙碌着将一层如同“布”一般的材料,铺在半个叶片的模具上。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实践队员近距离观察了叶片的主要构成材料——巴沙木和环形树脂。来到厂房外,一排排制成的叶片正“躺”在车间外准备运往各地。
图为技术人员向实践队介绍叶片制作工艺
巨大的风力发电机在高山河谷间旋转,一辆辆复兴号列车在机群中呼啸而过,成为川滇环线旅途中的壮丽风景。以东方电气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正乘新能源之势,御风前行,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图为实践队与工作人员合影
一路调研,一路收获。通过探访凉山州水、光、风“三电”为主的清洁能源发展情况,实践队深刻体悟到绿色能源发展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中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坚定了能源报国之志。同学们纷纷表示,要打牢专业基础,投身科技创新,力争做清洁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推动者、示范者和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