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长大学子三下乡——红色精神撒中原,薪火相传郑州城

来源:长安大学 编辑:长安大学赴河南郑州“ 时间:2024-07-28
导读: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在社会大课堂中学习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7月13日至19日,长安大学赴河南“红色精神撒中原,薪火相传郑州城”暑期社会实践...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在社会大课堂中学习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7月13日至19日,长安大学赴河南“红色精神撒中原,薪火相传郑州城”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教师陈阳的带领下,分别前往郑州、开封、兰考、安阳等地,深刻感悟红色文化,弘扬传承红色精神。在郑州,于郑州二七纪念堂,二七纪念塔,烈士陵园铭记工人运动的英雄壮举;在开封,于刘青霞故居感受巾帼英雄的革命情怀,于张访故宅感受其清廉为民的伟大精神;在兰考之行,焦裕禄精神如灯塔指引;在安阳红旗渠,见证自力更生奇迹。

7月14日早,实践队来到开封宋城路站,前往刘青霞故居,这座建于清代的四合院不仅仅见证的刘青霞女士的成长岁月,更记录了她作为辛亥革命重要参与者及中国女性解放运动先驱者的光辉事迹。通过故居内的历史图片、珍贵文物和文献资料,参观刘青霞故居让实践队员受益匪浅,在了解了刘青霞女士传奇的一生,我们不仅了解了这位伟大女性的生平事迹和卓越贡献,更感受到了她高尚品格和爱国精神的熏陶,被她大公无私,英勇无畏,忧国忧民的精神所感动。 

3147bc4916d8246a42a91c226257d54.jpg

实践队在刘青霞故居合影留念

张访故宅的建筑风格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无论是其古朴典雅的外观,还是内部精细的雕花与布局,都透露出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主人的独特品味,这些细节不仅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也反映了张访家族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在参观过程中,我了解了张访先生的生平事迹和家族历史,了解到张访先生的一生或许充满了奋斗与拼搏,我们感受到了他对于事业的执着追求,对于家庭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于社会的责任与担当,更感受到了他那种坚韧不拔、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

69497f2f06863c05d821312a5bd7c12.jpg

实践队在张钫故居合影留念 

7月15日,实践队来到了位于兰考县的焦裕禄纪念园进行参观学习。走进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焦裕禄同志纪念碑以及其陵墓,实践队成员在纪念碑进行了缅怀默哀。进入了焦裕禄纪念馆,通过详细的解说和珍贵的文物,我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艰苦卓绝的年代,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实物展示还原了焦裕禄书记为了改变兰考贫穷落后的面貌,带领干部群众向风沙、盐碱和内涝进行顽强抗争的场景,生动的再现了焦裕禄同志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光辉一生,他的身影始终忙碌在田间地头,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参观焦裕禄纪念馆,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实践队成员深刻感受到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这种精神如同璀璨的星辰,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照亮着后人前行的道路。

9a21f7b164d2c2e9a35eaf08bb624bb.jpg

实践队在兰考站合影

3db7e018084869fe6723e39a0ab1be6.jpg

实践队员向焦裕禄致敬

在郑州,实践队来到了郑州地标——二七纪念堂和二七纪念塔。二者都是纪念1923年二七大罢工和在这次工人运动中英勇牺牲的工人烈士,彰显了工人阶级的团结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早上我们来到了二七纪念塔下,这座巍峨的纪念塔,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历史的见证。站在塔下,仰望那高耸入云的塔身,我仿佛能感受到当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壮阔场面和工人们的坚定信念。步入塔内。随着脚步的逐渐上升,我穿过了一层又一层的展厅,每一层都展示着不同的历史片段和珍贵文物。这些展品,无论是照片、文件还是实物,都生动地再现了当年工人运动的艰辛与伟大。队员们驻足在每一个展柜前,仔细阅读着解说文字,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音,看到那些为了争取自身权益而英勇斗争的工人们,深刻体会到那个时代工人阶级为争取自身权益所展现出的英勇与坚韧。

0dacfd2f9211dd0f8bef670808112c6.jpg

实践队到达郑州站

71df563bf085aaa93cc4f1be09f2705.jpg

实践队在二七纪念塔前

为了解市民对二七大罢工历史的了解程度,探讨了这一历史事件对郑州乃至中国工人运动的重要影响,队员们分头行动,分发问卷,向过往的市民、游客开展关于“历史记忆与城市文化”的调研活动,调研过程中,队员们认真倾听、详细记录,并与受访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二七纪念塔不仅是一座纪念碑,更是一面旗帜,它高高地飘扬在郑州的天空下,引领着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8210bde7a528a7f7aff973d7ab44491.jpgaf70c85131c83da0e5bee8452d9125c.jpg

实践队员进行问卷调查

实践队参观了“只有河南”景区。景区项目以黄河文明为创作根基,围绕“黄河、土地、粮食、传承”主线,以讲述黄河故事、传承黄河文化为基调,为实践队伍呈现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精品,体会到了河南历史文化的厚重与传承。观看戏剧《李家村》,以“土地、粮食和传承”为主线,讲述了1942年河南大饥荒中,一个村庄里的血脉传承和生生不息的故事。震撼的光影效果,犀利的语言表达,悲壮的故事情节,让实践队员加深了对1942年河南大饥荒的感触,体会到了沉重与悲壮的奉献精神。

之后实践队移步到二七纪念馆。二七纪念堂,作为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和二七烈士的重要场所,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更彰显了工人阶级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坚定的革命信仰。踏入纪念堂,队员就被那庄严肃穆的氛围所感染,仿佛能听到当年工人领袖们慷慨激昂的演讲声和工人们此起彼伏的斗争口号。 

95837e51d8acc89311999aaa990f27f.jpg

实践队在二七纪念馆

0276d6ce3d20a250a44fa35303a1aa0.jpg

实践队参观二七纪念塔

在郑州市烈士陵园,这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对英雄精神的敬仰和传承。走进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张威严耸立的纪念碑,它们静静地矗立在绿树环绕之中,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英勇无畏、可歌可泣的故事。实践队沿着墓道缓缓前行,每一步都显得异常沉重,在陵园中,大家认真阅读了每一块墓碑上的铭文,那些简短而有力的文字,让我仿佛看到了烈士们生前英勇斗争的身影。在陵园的最后方,我们看到了一排排整齐的墓碑,他们安静地屹立在那里,让人不由得心生敬畏,他们的精神永远镌刻在了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了我们后人学习的榜样和力量源泉。

6478c3d6bb2ac0f2d3a09f8aa8dc982.jpg

实践队在烈士陵园纪念碑前

3e6882e76738368e62da001d57d9d1d.jpg

实践队诵读烈士纪念文

随后,实践队前往郑州市中原英烈纪念馆。纪念馆内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资料,通过讲解介绍、情景再现、影视解说等形式,队员们深入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革命斗争的艰辛历程,深刻感悟先烈们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事迹。

d59b4f61a3f786424d77ef26af924aa.jpg

实践队在中原英烈纪念馆

步入纪念馆,一股庄重而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馆内的每一幅照片、每一件文物、每一段文字,都像是历史的低语,讲述着中原大地上那些英勇无畏、为国捐躯的先烈们的故事。馆中记录了大量中原英烈们革命斗争事迹,其中吉鸿昌烈士,吴焕先烈士,叶成焕烈士最为典型。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安宁。这种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让实践队每位成员深感敬佩和感动。

20cced01e3b376f5a8c552fcb3b4a94.jpg

实践队进入中原英烈纪念馆

7f203f03a409bb9643d8c7204289d2d.jpg

指导老师向队员进行现场讲解

 实践队成员集体乘车,前往安阳林州红旗渠纪念馆,看到了纪念馆的展览品,大家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亲身感受到了林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伟大精神。红旗渠,这一被誉为“人工天河”的壮丽工程,是林县人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用智慧和汗水创造的人间奇迹。它不仅仅是一条水利工程,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的象征。在参观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红旗渠的修建过程充满了艰辛和挑战。林县人民面对缺水的困境,没有退缩,没有等待,而是选择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道路。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了这条生命之渠。

b54e476e75f2788e0f6e2fdec2607fb.jpg

实践队在红旗渠纪念馆前

红旗渠精神,是一种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勇于担当、敢于拼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创造美好的未来。同时,红旗渠精神也强调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林县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是我们今天依然需要学习和传承的宝贵财富。

 1877fee6fe60f5605f888c587de7a42.jpg

实践队员学习了解红旗渠建造过程 

至此,长安大学赴河南郑州“红色精神撒中原,薪火相传郑州城”暑期社会实践队完成各项既定实践内容。在为期数日的实践活动中,实践队深入探访了多个红色教育基地,见证了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独立、人民幸福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不懈努力。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之间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默契。实践队各成员相互包容、相互支持、相互鼓励,不仅增强了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也学会了如何在难题面前保持冷静、坚定信念。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大家纷纷表示要不断深入了解了革命历史和文化传统,要铭记历史、传承精神,将革命先烈的崇高品德和伟大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坚定理想信念,永远追随中国共产党,为党为民,发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更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 长安大学赴河南郑州“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