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长安大学学子重走长征路途感悟红色党史

来源:长安大学春晖行动协会 编辑:谢金梅 时间:2024-07-30
导读: 2024年7月23日,长安大学赴贵州毕节“青春播火种·渭梦共黔行”暑期实践队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红六军团渡洛泽河旧址云贵红军桥参观学习。 红军桥位于威宁县云贵乡云贵村肖家坪子组,横跨云贵两省,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为200㎡。现仅存石阶梯、石孔...

2024年7月23日,长安大学赴贵州毕节“青春播火种·渭梦共黔行”暑期实践队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红六军团渡洛泽河旧址云贵红军桥参观学习。

1(1).jpg

红军桥位于威宁县云贵乡云贵村肖家坪子组,横跨云贵两省,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为200㎡。现仅存石阶梯、石孔洞等遗址,是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重点景区。1936年3月17日,萧克率领的红六军团从彝良县奎香往西行至龙街苗族彝族乡打仗坡折向南行,分两路经偏岩子、二道岩到洛泽河边。其中,红六军团部政治保卫分局宿营大寨。当地群众为纪念红军长征经过此处,将红六军团渡洛泽河处的木桥称作“红军桥”。在这里,红军宣传革命真理,打富济贫,在各族人民群众中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当地群众为红军提供给养,冒着生命危险为红军作向导,用木板架设便桥,最终红军通过横跨两岸的两块巨石从云南地界顺利进入贵州。

7(1).jpg

这座横跨两省之桥,见证了红军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如今,在这雄奇险峻的深山峡谷里,“救军粮”依然鲜红如血,洛泽河常年奔流不息,河床上被激流磨去棱角而略显光滑的宽大石块,见证了远去的硝烟永存的精神,激浪翻腾的滔滔河水,似乎还在讲述着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历经风霜雨雪和枪林弹雨的红二、六军团的红军战士们用钢铁般意志书写而成的那段红色历史。

8(1).jpg

红军桥的存在提醒着人们珍惜和传承革命的历史记忆,它也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象征着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奋斗和无私牺牲。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肩负着历史的重任与时代的使命,应当坚定理想信念,将个人的梦想融入国家的发展大局之中,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升自我素质与综合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更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1).jpg

责任编辑: 谢金梅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