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西邮三下乡——学藤编技艺,扬非遗文化

来源:西安邮电大学 编辑:王嘉 刘梦颜 时间:2024-08-04
导读: 西邮三下乡活动 —— 学藤编技艺,扬非遗文化 2024年7月12日,西安邮电大学“秦鲜通,通天下,鲜享乡村兴”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陕西汉中 鑫豪藤编有限公司进行学习。 “藤编之乡”——汉中市,以其独特的藤编技艺闻名遐迩。这项古老的技艺,以木、竹为坚实骨...

2024年7月12日,西安邮电大学“秦鲜通,通天下,鲜享乡村兴”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陕西汉中鑫豪藤编有限公司进行学习。“藤编之乡”——汉中市,以其独特的藤编技艺闻名遐迩。这项古老的技艺,以木、竹为坚实骨架,青藤为灵动材料,巧妙运用各种编制技法,编织出生活中的实用器物。2021年5月,汉中藤编荣幸地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彰显了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在汉中市南郑区的黄官镇,一种创新的“公司+基地+农户+电商”发展模式正蓬勃兴起。根据农户的实际情况,灵活分类实施在厂就业或在家自主生产,为那些因身体原因外出务工困难的居民提供了宝贵的就业机会。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汉中藤编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徐德中师傅的产业。他在此地扎根,不仅为家乡的经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更通过藤编技艺为当地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

徐师傅在介绍其产业时,特别强调了“严把质量关,紧跟时代”的经营理念。他致力于将传统藤编商品与现代物流相结合,通过多渠道销售模式,将这份古老的技艺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同时,他坚持多劳多得、时间自由的原则,为员工提供了灵活的工作环境和可观的收入来源。

在徐师傅的带领下,汉中藤编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不仅传承了千年的技艺与文化,更为当地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和生活改善。

微信图片_20240722223729.jpg

图为藤编专业技能培训班

实践团队参观了藤编成品并学习了藤编技艺,被精湛的藤编技术所惊艳。在师傅的演示和指导下,实践团队的成员也亲自体验学习了藤编技术,藤编的编制技法是十分讲究的,按照一定的规律上挑,下压,不断反复,最终才能成型。与师傅交谈中得知:一把简易的藤编椅子需要一天的时间完成,而更精美的物品则需要三到四天的时间。之后,在师傅的带领下,实践团队进入工作间深入的参观学习,近距离的观察每一个制作细节。

图片1.jpg

微信图片_20240722230509.jpg

微信图片_20240722225001.jpg

图为师傅教学藤编技艺

西安邮电大学与汉中市鑫豪藤编有限公司携手合作,共同创立了大学生实践基地。这一举措旨在双向促进:一方面,为大学生搭建起一个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宝贵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另一方面,通过将物流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藤编相结合,基地致力于推动藤编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为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生贡献力量。

图片2.jpg

图为成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责任编辑: 王嘉 刘梦颜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