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长安大学水环学院赴内蒙巴彦淖尔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来源: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编辑:长安大学赴内蒙古巴彦 时间:2024-08-01
导读: 为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生态环保领域重要论述,感悟环境保护重要性,树立资源节约意识,2024年7月16日至7月20日,长安大学水环学院赴内蒙古“荒漠生态修复综合调查·助力黄河几字湾攻坚战”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教师李婉歆、李金洋带领下前往内蒙古巴彦淖...

为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生态环保领域重要论述,感悟环境保护重要性,树立资源节约意识,2024年7月16日至7月20日,长安大学水环学院赴内蒙古“荒漠生态修复综合调查·助力黄河几字湾攻坚战”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教师李婉歆、李金洋带领下前往内蒙古巴彦淖尔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走访,观生态修复之效

在社会实践期间,实践团队先后参观了三盛公水利枢纽、奈伦湖、纳林套海、鸡鹿塞以及光伏治沙项目。实践队员们切实地感受到了“山水林田湖草沙”作为生命共同体的整体性和重要性,更深刻的体会了“不畏艰难、负重前行、团结拼搏、敢于胜利、继往开来、永不止步”的308精神与治沙技术的实际应用和成效。

微信图片_20240801155351.jpg

实践队员参观并听取讲解

实地勘察,解生态变化之妙

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呼和浩特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相关负责人带领下,实践团队参观了古湖泊剖面工程与野外地下剖面,项目组负责人边鹏结合生态学与第四纪地质学向实践队员解释了不同土质沉积出现明显分层的原因、详细描述河流湖泊与沙漠的演变过程。实践团队成员也通过采集不同土质样本并从不同的土质层间勘采贝壳,亲身感悟湖泊变沙漠的历史厚重感。

微信图片_20240801155401.jpg

实践队员进行实践勘察

室外开课,明生态保护之要

实践途中,指导教师李金洋就地以光伏治沙项目为例开展生动思政课,提出我国的防沙治沙、荒漠生态治理仍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嘱托实践团队成员要将个人投身于生态治理之中为生态治理贡献力量;李婉歆老师为实践队员们就当地水文地质条件讲解了我国西北旱区典型流域“山地--山间盆地—冲洪积扇—细土平原”的河流与地下水转化模式,并说明黄河的补给使得几字弯地区形成了独特的地下水文过程与生态环境,进一步加深了队员们对荒漠生态治理的理解。

微信图片_20240801155405.jpg

李金洋老师和李婉歆老师分别展开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

校企交流,架专业沟通之桥

实践队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呼和浩特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的负责人进行了两次深入的校企交流座谈会并参观了土壤样品采集库。两次会议分别就项目概况和实地考察感悟进行汇报,并提出在实践中的思考且围绕其进行讨论,就未来进一步校企合作进行展望。

微信图片_20240801155357.jpg

座谈现场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生态治理与环境修复是系统工程、长期工程和必须工程。通过本次实践,队员们将进一步加强专业学习,为生态保护与修复奉献青春力量。

图片1.jpg

实践队员在沙漠合影

责任编辑: 长安大学赴内蒙古巴彦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