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相约山西岚县,小面团也有大世界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编辑:苏塨富 闫太萍 时间:2024-08-06
导读: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苏塨富 闫太萍) 围绕非遗面塑、红色足迹、乡村新颜、民族文化、生态产业、智绘岚县等主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赴山西省吕梁市岚县调研与实践队前往山西岚县,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绕非遗面塑、红色足迹、乡村新颜、民族文化、生态产业、智绘岚县等主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赴山西省吕梁市岚县调研与实践队前往山西岚县,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8月2日,实践队成员走进面塑文化体验馆,面对面采访面塑传承人,了解了面塑的艺术价值和传承过程,同时亲身体会面塑的手工制作,并从年轻人的角度提出面塑文化年轻化的建议。

指尖翻飞的艺术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捏面人等,是一种源自民间、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指尖艺术。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加水经过和面、发酵,用捏、搓、揉等手法对面团进行基础处理,再灵巧、细微地捏、点、切、刻、划……逐渐形成惟妙惟肖的作品。在岚县,面团在艺人们的手中仿佛有了生命和灵魂,手指翻飞间,变幻成栩栩如生的形象。

image.png

图为岚县面塑介绍和进入面塑文化体验馆看到的面塑作品


面塑一条街,是岚县文化一张名片。我们对这片土地感到十分兴奋和好奇,怀着满腔热血步入其中。去了解这样的一群人——在衰落遗失的边缘坚守,在快捷功利的繁荣里坚持,默默孕育新时代的勃勃生机。

传承人的卓越坚守

一步踏入面塑文化体验馆,抬眼望去,手指上下飞舞,揉、捏、挑、拨、点……转眼间,一个个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就呈现在了游客面前。骏马、鲤鱼、喜鹊、飞龙、猛虎,一切生灵都可以神奇地“艺术”再现。外面是车水马龙的喧嚣世界,里面是精益求精的工匠作坊。和面、发酵、揉搓、捏点、切刻、绘画……采用百年相传的纯手工技艺,一张桌子、一双巧手,一把剪刀,他们守着一份情怀,凭借一份信念,在这里坚守了一辈子。

传承人们以匠心铸就每一件作品,专注于面塑的技艺,忠于古法,勇于创新,力求完美。在鱼龙混杂的面塑行业市场,传承人们揉搓刻画的功夫,带着一股子追求卓越的坚守。时间掺杂着面香,诠释着非遗传承人“择一事,做一生”的执着。

image.png

图为非遗传承人在给实践队成员讲解面塑非遗相关知识


赵军连,女,中共党员,山西省岚县普明镇马坊村人,现任村妇联主席。省级传承人,省级乡村工匠明师,市级工艺美术大师,七八岁就跟随母亲学习捏花馍面人。她的代表作有:一带一路、孔雀开屏、龙飞凤舞等,既传承发展了岚县面塑捏、剪、割、揉、夹、压、盘、叠、镶、嵌、组合、压纹、纹花、配色等制作工艺,又融入了新时代文化元素,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走岀了一条岚县面塑文化开拓发展的新跟子。

在面塑文化体验馆里,实践队成员深入采访赵军连,体验千年面塑技艺,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传承人赵军连手把手地教着同学们“双手破心搓面法”,“剪刀斜剪法”……从和面到加工,每一道工序都透露着匠人精神,面香四溢间,传承不息。

“面塑技艺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门儿争分夺秒的硬功夫。”赵军连告诉实践队员们,“和面时要掌握好软硬度,发面时要讲究时辰,蒸的时候要把握火候,剪的时候要注意力度。”

“面半发酵的时候就要抓紧时间捏型、剪样儿,做好造型后静置发酵到表皮圆滑,上笼蒸。”赵军连说,“蒸的工序也很考究,大火转小火,让蒸汽慢慢散去,要不然就破皮儿了。”

“面塑真的不容易,一块面塑要做满三百多下才算完成。”实践队员说。

在赵军连传承人悉心指导下,实践队成员们不仅参观了面塑展品和面塑直播间,还亲手参与了从面团准备到纹样设计、再到染色与固定染料的整个过程,感受岚县面塑的艺术魅力。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队员学习面塑制作过程,非遗传承人在一旁指导的图片

面塑的大世界

在参观过程中,实践队成员对纹样设计这个环节特别感兴趣。纹样设计不仅是技术的积累,更是对面与水、技与心的深度咀嚼和理解。面塑之道并不仅仅是捣研面团,更是在细微之处彰显匠心和修行。赵军连女士的指导,让实践队成员明白到,只有将匠心灌注其中,用心传承、用心创新,才能将普通的工艺品升华为艺术之作。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学习之后的成果作品

非遗传承的创新法

在参观学习,并亲身体验面塑的制作过程之后,实践队成员在参访中,提出了一些新时代在非遗传承方面富有建设性的方案。他们说到,打通非遗传承的“任督二脉”关键在于多方面的综合措施,‌包括加强人才培养、‌利用科技赋能、‌促进文旅融合、‌以及实施有效的保护和管理机制等等‌。

非遗传承的核心在于非遗传承人才。‌通过建立非遗保护传承体系,‌如‌引导年轻人参与非遗传承活动,‌可以有效破解非遗传承人“老龄化”困境。同时,利用科技赋能可以为非遗传承提供新的途径。‌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老年人交流照片

image.png

图为岚县面塑直播间一览

面塑的风华绝代

这场实践队与非遗的浪漫邂逅,让沉睡千年的故事在指尖“舞动”,让智慧的光芒照亮了非遗传承之路。当岚县面塑遇见科技未来,当岚县面塑遇见新时代非遗传承人,一场属于全年龄段的趣味传承之旅就这样欢腾开启。而这些代代相传的,必定是文化赐予的真,开在民俗的节气里,开出芬芳馥郁的花。岚县面塑从秦代走来,历汉代成型,经数代丰富,一直走到今天,融千年情思,拥历代积淀,自成一体,走成岚县面塑一条街,走成岚城一街的风华绝代。

image.png

图为岚县面塑获奖作品

image.png

图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赴山西省吕梁市岚县调研与实践队前往岚县面塑一条街参观学习照片

 


责任编辑: 苏塨富 闫太萍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