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长安大学乡村振兴实践团:农旅融合促发展,乡村振兴“路”争先

来源:长安大学赴重庆巫山“重温涅槃之 编辑:张泰齐 时间:2024-08-07
导读: 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用青春力量书写新时代的乡村振兴篇章。7月12日至7月20日, 长安大学赴重庆巫山“重温涅 槃 之路·再渝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 踏上征途。 历史的回响,新时代的号角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

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用青春力量书写新时代的乡村振兴篇章。7月12日至7月20日,长安大学赴重庆巫山“重温涅之路·再渝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踏上征途。

1.jpg

历史的回响,新时代的号角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实践队员来到巫山博物馆,在这里聆听历史的回响,感受时代的变迁。馆内的实物展品讲述着巫山地区从古至今交通方式的演变——从崎岖的山路、蜿蜒的河流,到现代化的公路、桥梁,再到未来的交通规划蓝图。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乡村振兴铺设了坚实的道路。

实践队抵达李季达陈列馆,了解革命先烈的生平事迹,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队员们肃立在展柜前,跟随讲解员的思路,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他们被李季达等革命先烈的坚定信仰、无私奉献和英勇斗争精神深深感动,内心涌动着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仰和崇高敬意。

2.jpg

3.jpg

4.jpg

5.jpg

下庄精神,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在下庄人事迹陈列馆中,实践队感受到下庄精神的力量——不畏艰难、勇于挑战、坚持不懈的精神。在“愚公讲堂”上,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村支书毛相林为队员们描绘了一幅幅修天路时生动感人的画面。他讲述了自己带领村民克服重重困难修建“天路”的艰辛历程,让队员们深受震撼。随后,队员们还深入村庄,到中共巫山县委党校(下庄校区)交流学习,与修路村民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与期盼。他们看到了下庄人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坚定步伐和不懈追求,也感受到了新时代乡村发展的勃勃生机。

6.jpg

7.jpg

8.jpg

9.jpg

农旅融合,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

实践队来到农旅融合发展的示范村——安静村。在这里,他们见证了特色农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所带来的巨大变化。红叶叶雕工作室里,精美的叶雕作品让人目不暇接;脆李基地里,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让人叹为观止。通过实地调研和采访交流,队员们深刻认识到农旅融合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他们看到了农业与旅游业的相互促进发挥的巨大作用,也看到了当地村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所付出的辛勤努力和取得的丰硕成果。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石上生花,绽放乡村振兴之美

实践队走进白坪村的“石上生花”乡村旅游田园基地。队员们沿着蜿蜒的小径漫步其间,感受着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在村主任的介绍下,队员们了解到白坪村是如何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也看到了当地村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所展现出的智慧和勇气。在这里,他们不仅领略了乡村的美丽风光和人文风情,更深刻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时代魅力和无限可能。在乡村振兴这条新时代长征路上,巫山县在不断续写发展新篇章。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此次巫山之行,实践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他们深入乡村、了解乡村、服务乡村,把个人成长融入到了社会发展的时代洪流中,他们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18.jpg

责任编辑: 张泰齐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