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昊苑村:葡萄酒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美丽蜕变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编辑:刘溢伦 时间:2024-08-12
导读: 2024年7月30日上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调研队走进了位于贺兰山东麓的昊苑村,探讨葡萄酒产业与乡村振兴的深刻联系。作为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和全国生态文化村,昊苑村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资源,正在谱写一曲乡村振兴的华美乐章。 昊苑村位于宁夏父亲山...

2024年7月30日上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调研队走进了位于贺兰山东麓的昊苑村,探讨葡萄酒产业与乡村振兴的深刻联系。作为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和全国生态文化村,昊苑村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资源,正在谱写一曲乡村振兴的华美乐章。

昊苑村位于宁夏父亲山的怀抱中,绿树成荫、葡萄飘香,民风淳朴。全村面积43.9平方公里,耕地46000亩,其中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到18000亩。这里的酿酒葡萄品种繁多,年产红酒6000吨,屡获国际、国内大奖。17座酒庄的崛起,不仅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也为昊苑村的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与村民的交流中,调研队了解到,昊苑村的发展历程如同一部励志的奋斗史。1995年,江苏华西村响应国家政策,积极参与东西部合作,带领1000多户村民迁移至此,开启了艰苦的创业之路。最初,村民们面临着居住条件差、生活艰苦的困境,许多人甚至选择返回家乡。然而,随着生态环境的治理和基础设施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务工人员选择留在昊苑,扎根这片土地。

村“两委”班子在困难中不断探索出路,决定以葡萄酒产业为抓手,推动经济转型。2011年,自治区提出大力发展葡萄酒产业的战略,昊苑村紧抓机遇,流转土地给酒庄,积极推广酿酒葡萄种植。村民们的观念逐渐转变,纷纷加入到这一新兴产业中,开启了增收致富的新征程。

通过不断的努力,昊苑村的经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村民人均收入已达到6000元,葡萄酒产业年产值近2亿元,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75%。1200名村民从事葡萄种植及加工,年均增收近3万元,葡萄酒产业成为了村民致富的“钱袋子”。

昊苑村不仅在经济上取得了显著成就,生态环境的改善也是显而易见的。村里积极探索“农林废弃物基质种植业养殖业农业废弃物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利用葡萄枝条、秸秆等废弃材料,制备无土混合生物质基质,既解决了环境问题,又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康养源葡萄醋厂利用酒庄尾料加工酿造葡萄醋,带动了就业,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展望未来,昊苑村将进一步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优势,探索“葡萄酒+民俗文化+民宿旅游”的融合发展新模式。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将葡萄种植面积扩大至2.5万亩,打造精品民宿100余家,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力争旅游收入突破1亿元,实现村民人均增收3200元以上。

昊苑村的成功,不仅是经济发展的体现,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村民们在党的政策引领下,团结一心,奋发向上,创造了一个个美丽的奇迹。这里的变化,不仅仅是物质的富足,更是精神的富有。村民们的幸福感、自豪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增强,乡村文明的典范正在逐步形成。

在调研的尾声,队员们深刻感受到,昊苑村的故事不仅是一个乡村的蜕变,更是中国乡村振兴的缩影。在这片土地上,葡萄酒的芬芳与乡村振兴的梦想交汇,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卷。未来,昊苑村必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继续奋勇前行,谱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

责任编辑: 刘溢伦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