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农“寻黄逐梦”实践团——探寻黄河文明,贡献青春力量
8月6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寻黄逐梦”实践团在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观大河之治,在东营市黄河沿岸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寻黄逐梦之旅。本次实践活动主要围绕黄河中下游区域,旨在通过调研当地村落经济发展状况和黄河入海口治理情况,提高公众对黄河流域重要性的认识,为黄河流域的绿色发展贡献青春力量,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一)实践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高度,亲自部署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故队员联系走访黄河流域相关的博物馆、景点等,促进黄河流域作为中国重要的水源地,其生态治理至关重要。
习总书记的“黄河足迹”
(二)实践过程
01 参观黄河文化馆
黄河文化馆的建筑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礼器——鼎,展馆以“大河奔流”为主题,分为“中华母亲河”和“魅力黄河口”两大板块,共设有八个主题展厅。这些展厅全面展现黄河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以及东营的故事。其中,一些特色展厅包括“壮美黄河”展厅,它以自然黄河为主线,展示黄河流经的各个省区的自然风光、物产资源和民俗风情;展示黄河入海口一年四季的景色变换及河海交汇的壮阔场景。黄河文化馆不仅是一个展示黄河文化和东营历史的地方,它还发挥地方史志资料的优势,以“志说黄河、志说东营”的形式,生动地展示黄河文化的宏观、立体、人文和自然面貌,达到了“存史、资政、育人”的目的。实践团成员们在这里对整个黄河的历史文化发展有了深刻的了解。
实践团成员参观黄河文化馆
02 探索黄河口生态旅游区
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包括河海交汇、湿地生态和滨海滩涂景观等,拥有世界上最年轻、最完整、最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在此处,实践团观赏了黄河入海口,不仅看到了黄河的壮观景象,还观察到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包括生态木栈道、河口柽柳、芦花飞雪、红地毯、黄河入海口和瞭望塔等。其中生态木栈道长约800米,让我们近距离感受了湿地风光。
实践团成员在黄河入海口合影
03 与东营河务局座谈并参观黄河口文化园
8月9日,“寻黄逐梦”实践团与垦利黄河河务局取得联系,双方就黄河入海口处的生态治理情况展开座谈。此次座谈会中,实践团成员对河务局的主要工作职责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了解了古今黄河治理方式的差异。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日,5G+智慧黄河项目,这个项目为黄河生态治理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它包括高清监控设备的安装,实现了对黄河流域的实时全覆盖监控。该项目还运用了视觉AI技术和云计算技术,能够对河面的船只、采砂、非法排污等多种行为进行智能监控和预警 ,为现代黄河的监测省去了不少麻烦。
实践团成员与垦利黄河河务局开展座谈会
04 走访黄河沿岸的村落
在实践过程中,为了解当地村落的发展,实践团成员走访了十村、十八户村、双河镇村、盐窝村等共十六个沿黄河村落,主要了解了村落农民的收入来源、村落建设等问题,实践团成员与当地村民亲切交流,了解了村落的基本情况。
实践团成员与农户交流
(三)实践收获
本次“寻黄逐梦”实践团的调研加深了成员们对黄河入海口处文化、生态、发展情况的了解,增强了保卫黄河的意识。九曲黄河,奔腾向前。百余年来,黄河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矢志不渝、百折不挠,用信仰、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黄河流域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艰苦卓越奋斗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亘古常新的强大生命力和感召力。大河奔涌新时代,薪火相传创伟业,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砥砺复兴之志,凝聚团结之力,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