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长安大学三下乡:指尖非遗,传承有她

来源:长安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 编辑:长大三下乡团队 时间:2024-08-27
导读: 为了深入挖掘传统技艺的精髓,追溯民族文化的根源,保护并传承千年绣艺的精华,长安大学“非遗传承映苗疆,民族团结谱新篇”暑期社会实践队 于8月11日深入 四川兴文 对 当地苗绣传承人罗文芬 进行了采访 。...

为了深入挖掘传统技艺的精髓,追溯民族文化的根源,保护并传承千年绣艺的精华,长安大学“非遗传承映苗疆,民族团结谱新篇”暑期社会实践队于8月11日深入四川兴文当地苗绣传承人罗文芬进行了采访认真聆听了她与苗绣非遗文化的故事,亲身体验了这一古老技艺如何在现代指尖上继续传承与创新。通过这次珍贵的接触,实践队员们不仅对非遗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民族团结的意义有了更真切的感受。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非遗传承人罗文芬合影

在采访中,罗文芬讲述了自己如何从小跟随长辈学习苗绣,并逐渐成长为一名非遗传承人的故事,还详细介绍了苗绣的起源、发展以及她在传承与创新方面的努力与成就。她表示,苗绣不仅仅是苗族人世代延续的传统手工,更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苗绣、喜爱苗绣,从而推动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image.png

 图为传承人罗文芳向实践队成员介绍苗绣图案

随后,实践队一行来到罗文芬负责的苗绣展馆展馆内里陈列这琳琅满目的苗族服饰和刺绣作品。罗文芬表示,苗绣特别注重图案的对称美,每一条线条都象征着吉祥如意、一帆风顺。她的设计灵感大多源自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她将这些自然之美巧妙地融入刺绣之中,让它们不仅呈现在布面上,更穿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些作品色彩斑斓、图案复杂,每一针每一线都蕴含着罗文芬的心血与智慧,她的双手,不仅织就了一件件精美的苗族服饰,更织就了民族团结的纽带。

image.png

 图为传承人罗文秀向实践队成员讲解苗族服饰

在与罗文芬老师的深入对话中,实践队员们不仅对苗绣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加深刻的领悟,也对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非遗文化不单是历史的馈赠,更是民族自豪的象征。通过近距离的交流,队员们不仅领略了非遗文化的深厚魅力,也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坚实力量。展望未来,他们将不懈努力,投身于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为推动民族团结和文化多样性的繁荣贡献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 长大三下乡团队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