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从历史深处走来,向未来坚定前行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编辑:张华燕 孟云雁 陈俊沛 时间:2024-08-15
导读: 历史如镜,初心可鉴,未来可期。2024年7月28日至8月1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赴延安探寻红色思想青年实践团先后参观了延安的革命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以及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并且采访了一对曾在延安工作的老年夫妻。 踏寻红色足迹,感悟延安精神新篇...

历史如镜,初心可鉴,未来可期。2024年7月28日至8月1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赴延安探寻红色思想青年实践团先后参观了延安的革命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以及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并且采访了一对曾在延安工作的老年夫妻。

踏寻红色足迹,感悟延安精神新篇章。2024年7月28日,实践团走进延安革命纪念馆,重温这段中国共产党在延安领导人民排除万难、创造辉煌奇迹的光辉历史,感受波澜壮阔的十三年延安岁月,通过参观学习,深刻感受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和延安精神的伟大力量,触摸革命圣地跳动的这颗“红色心脏”。一件件朴素甚至有些简陋的历史遗物、一张张充满年代感的照片、一幅幅泛黄甚至有些模糊的文字,仿佛是无声的历史,向实践团娓娓道来当年的峥嵘岁月。大家不时驻足观看,一起缅怀党中央在延安时期的峥嵘岁月。参观结束之后,大家纷纷表示,要铭记历史,传承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图片1.jpg

图 1 实践团成员们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前合影

图片2.jpg

图 2 讲解老师向实践团成员一一介绍画像人物

借世人之眼,悟时代变化。2024年7月29日,实践团采访了一对老年夫妻,据了解,他们是十几年前在延安从事相关工作的公职人员,退休后便回到了武汉老家。如今,延安以崭新的面貌冲击着这对夫妻。进入新世纪,随着延安社会经济文化的较快发展,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丰富的文化资源、红色资源、旅游资源得到了充分发掘和利用,每年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数以千万计的游客前来。老人家感慨道:“在党的领导下,高楼变多了,道路变宽了,人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了。

图片3.jpg

图 3 实践团成员们采访一对老年夫妻

重温历史,传承红色基因。2024年7月31日清晨,实践团成员们踏上了前往陕西省延安市杨家岭革命旧址的旅途。这里曾是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和中共中央机关的重要驻地,见证了无数重大的历史决策。随着参观队伍缓缓步入旧址,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面逐渐展现在大家眼前。中央大礼堂、中央办公厅、毛泽东旧居等历史建筑,每一处都蕴含着丰富的革命故事和历史意义。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旧居内,简朴的陈设和珍贵的文物让人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这里,大家不仅看到了革命先辈们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更感受到了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不懈的奋斗精神。实践团成员们被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所感动,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当离开杨家岭,他们内心充满了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对和平岁月的珍惜。

图片4.jpg

图 4 实践团成员们在杨家岭革命旧址前合影

图片5.jpg

图 5 实践团成员们参观杨家岭毛泽东旧居

重温历史,传承南泥湾精神。2024年8月1日,实践团成员们来到了延安市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南泥湾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内核,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战胜困难,夺取胜利。走进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毛主席题写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八个大字,这八个字不仅是对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精炼概括,更是南泥湾精神的核心所在。展览区内,一件件实物和一幅幅图片,生动再现了当年战士们开垦荒地的壮丽场景。参观学习完之后,大家深刻理解了南泥湾精神所蕴含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创造、敢为人先的深刻内涵,在艰苦的条件之下,他们的坚韧与毅力显得尤其可贵,深深触动了团队成员们。

图片6.jpg

图 6 实践团成员们参观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

通过这几天的延安之行,无论是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还是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每一位实践成员都仿佛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他们在这片革命圣地上,不仅重温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更深刻领悟了延安精神的内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这些精神不仅是党的宝贵财富,更是激励他们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应当让延安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责任编辑: 张华燕 孟云雁 陈俊沛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