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邮学子:“乡”约敬老院,一起来遇“践”
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弘扬“敬老、爱老、助老”的优良传统,西安邮电大学“青春乡村行”社会实践团队前往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先后开展了乡村产业发展与宅基地利用管理的调研以及地方性敬老服务调查。
第一站是柳林村,其人口众多,拥有广袤的田地来种植农作物。恰逢下过大雨,玉米苗、小麦等绿油油的焕发生机。简单的行李整顿后,团队成员们来到柳林村党群服务中心,村主任十分热情地接待了成员们,并介绍了柳林村群众生活及经济发展的一些基本情况。
接着,在村主任的引导下,成员们看望了一两家贫困家庭,关心询问其生活状况。令大家印象最深的是,门前并没有水泥的台阶,而是土路,雨后路面显得格外泥泞。家中的电线泛黄,简单悬挂在墙上,屋子窗台边还有些漏水。成员们得知爷爷家情况困难,心中不由泛起涟漪,默默地帮爷爷剥起了蒜,卖蒜也是家庭收入的来源之一。成员们去时也带了米面粮油这些必需品,希望能切实的减轻家庭负担,帮助和改善他们的生活。
随后,一行人前往村中一农户家里进行入户调研。村民们十分热情,介绍了柳林村这几十年来他感受到的家乡的变化,他脸上总是挂满笑容。在对话中,叔叔也谈到了如何将农田智能化与村子的需求相结合的问题,并带成员们到自家农田进行了参观。成员们纷纷表示“身为自动化院的学子,我们将坚持学习相关科技文化知识,在专业对口方向上踔厉攻坚,推动柳林村农业生产智能化升级、培育农村旅游业态和优化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发展。”
第二站,来到了后稷养老院。后稷养生养老康复中心,是武功县委、县政府打造的创新型康复养老重点民生项目,一所打造集老年公寓、康复医疗、护理服务、老年文娱为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
成员们与敬老院院长坐下交谈关于扩大学生志愿活动范围及促进老人健康发展、丰富老人生活的目的,商讨学生实践中存在的住宿、饮食等方面问题,了解老人物质和情感需求,共同打造敬老院与学校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和谐关系。团队也盼望在与老人亲密相处中感受老人之需求,针对化研究养老监护类智能产品,争取在保障老年人的居家生活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服务效率和质量。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必须坚定信念、凝聚力量,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保障,改善乡村医疗和教育水平。乡村需要青年去建设,因地制宜开发新产业、新生态,留住乡村美好,把握乡村机遇。同时,多抽出时间,陪伴老人,做到情系桑榆、老有所依,为老人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和情感享受,让他们不再“孤家寡人”,是青年人应负的责任与义务。(通讯员:张艺博 李欢婷 张少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