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西农学子走进留坝县:菇行天下,乡村振兴进行时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编辑:杨佳璇 王雪松 曹祥亨 时间:2024-08-25
导读: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杨佳璇 王雪松 曹祥亨) 2024年7月2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学子赴汉中市实地调研,开展了一次深入的食用菌产业调研活动。此次调研旨在了解留坝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为乡村振兴和产业优化提供依据。调研队伍由食品科学与工程...

2024年7月2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学子赴汉中市实地调研,开展了一次深入的食用菌产业调研活动。此次调研旨在了解留坝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为乡村振兴和产业优化提供依据。调研队伍由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三名同学组成,他们参观汉中康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了解不同菌种生产流程,与公司经理吴建海及厂长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采访。

cff66d1f2419d2daf2832b253433144.jpg

图为实践团合影,杨佳璇供图

产业历程:困境中崛起的食用菌产业

留坝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早期,产业面临着生产方式落后、精深加工不足等挑战,个体农户偏多,无法集中大批量生产。但当地政府、企业与农户齐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施行“三统一分”政策,由村扶贫社组织统一制筒、统一技术、统一销售、农户分户管理,实现了从困境到崛起的转变。2020年,留坝县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投资新建五千余个食用菌大棚和八十余座冷库,通过合作社模式,让村民参与到食用菌生产中,实现了增收目标。当前,留坝县食用菌生产规模基本稳定。

技术革新:双拱双膜下的食用菌产业新面貌

至2022年,留坝县充分利用现有基地生产设备设施,实施了“棚改”技术,包括双拱双膜、双层遮荫网、卷膜器等。对于”棚改“技术和”三统一分”,吴建海经理也提出了个人见解:“对于棚改,最大的好处便是它节省了人力,也相当于控制了成本。通过棚改,加绿白膜遮光,加棉被保暖,提高了食用菌的质量和产量,不会因为天气导致产量下降,棚改有效提升了食用菌的品质。这些技术革新提高了生产效率,确保了食用菌产品质量。

科技赋能:香菇生产流程的精细化管理

留坝县香菇加工方式结合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在保持传统风味的同时,当地引入了现代化的烘干、包装设备和技术,提高了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此外,液体菌种培养技术的应用也显著提高了食用菌的加工效率和产量。厂长向队员们详细讲解了香菇的生产流程,包括菌种培育、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环节。其中的技术要点便是灭菌和接种,企业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对菌种进行筛选、培育与优化,确保菌种的纯度与活力。同时建立了菌种库,通过环境控制技术,为菌种提供最佳生长条件,保证菌种的稳定供应与品质一致性。在加工环节,采用先进的冷冻干燥技术,能够快速锁住香菇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延长货架期。这些环节中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确保了食用菌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乡村振兴:食用菌产业的积极影响

留坝县食用菌是中国重要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之一,具有技术强、群众参与度高等特点,促进了经济增长。留坝县通过实施“整县制”推进食用菌产业数字化管理项目,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增加了农户的收入,也增长了就业机会。其次,留坝县加强了品牌建设,通过地理标志认证等手段提升了食用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强了消费者对留坝食用菌的认知度和信任度。留坝县的食用菌产业在推动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82a52b5033bf8688c24ff44f76cad83.jpg

图为实践团队员采访吴建海经理,杨佳璇供图

通过此次调研,西农学子不仅深入了解了留坝县食用菌产业的现状,还深刻感受到了产业在乡村振兴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他们表示,把调研成果转化为科研动力,加强加工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比如开展食用菌深加工、开发食用菌功能性食品等,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为食用菌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共同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 杨佳璇 王雪松 曹祥亨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