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剪纸映延安,探索陕北民俗之旅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姚惠珊)8月23日,汤陈麟老师率领的“长安大学赴陕北‘追寻红色足迹·光耀陕北新能’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延安红街,向非物质文化遗产——延安剪纸的传承人张宁学习基础剪纸技艺。此次活动旨在深入探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路径。
探寻陕北剪纸艺术,感受延安独特风情
剪纸,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延安,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见证了无数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张宁老师,作为剪纸民俗文化传承的杰出代表,拥有丰富的艺术履历。在全国性的剪纸比赛和文化艺术节中,张宁老师屡获殊荣,其作品亦被广泛收藏,充分展现了她作为一位技艺精湛的民间艺术家的非凡才华。
图为延安剪纸的传承人——张宁老师为实践队员授课
通过张宁老师清晰透彻的讲解,团队成员得以洞察到看似简单的窗花背后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同时,他们也见识到了烟熏剪纸、国画染色剪纸等传统民俗艺术的创新形式,体现了民俗文化与时俱进的活力。
图为张宁老师为实践团队亲手教学剪纸艺术
亲手参与剪纸制作,体验民俗文化魅力
在张宁老师向实践队员传授剪纸技术要领之后,队员们开始独立尝试剪纸,逐渐创作出自己心仪的生肖剪纸作品。在这一过程中,张宁老师始终耐心地指导队员们如何精细地处理剪纸的每一个细节。面对挑战,团队成员们也乐于向张老师求助,而老师总是有求必应,尽其所能向成员们展示更精湛的剪纸技巧,并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思考。
图为实践队员剪纸
活动圆满结束后,团队成员在身心两方面都感受到了显著的放松。老师强调了中国文化的深邃与广博,她比喻说:“就像太极拳一样,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增强体质,还能让心灵得到宁静。剪纸艺术同样如此,它不仅锻炼了手、脑、眼的协调性,还有助于放松心情,达到内心的平静。现在的年轻人应当更多地接触和了解文化,尤其是在充满本土文化氛围的环境中成长,去学习和探索民族历史与地方文化。通过汲取先辈们的智慧和精神,促进个人的发展,并且将这些文化传承下去,甚至发扬光大。这样,中华民族才能更加坚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图为实践队结束后与老师的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