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稻浪千重润初心,使命在肩担振兴 ——西安财经大学学子前往长安区王莽街道稻地江村开展实践调研活动

来源:西安财经大学玲娜贝瓜队 编辑:西安财经大学玲娜贝瓜队 时间:2025-07-23
导读: 稻浪千重润初心 , 使命在肩担振兴 —— 西安财经大学玲娜贝瓜队 探红色金融之源 , 耕绿色振兴之壤 , 悟三农服务之魂 时值盛夏,玲娜贝瓜团队深入西安市长安区王莽街道稻地江村,开展为期多日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员们躬身田野,对话基层,在千亩...

稻浪千重润初心使命在肩担振兴

——西安财经大学玲娜贝瓜队探红色金融之源耕绿色振兴之壤悟三农服务之魂

时值盛夏,玲娜贝瓜团队深入西安市长安区王莽街道稻地江村,开展为期多日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员们躬身田野,对话基层,在千亩稻浪与历史印记中,全景式探寻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完成了一场金融初心、产业活力与治理智慧的深度研学。

章:躬行阡陌·触摸产业新脉动

第一章1.JPG

 

玲娜贝瓜团队赴稻地江村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成员与村第一书记乔瑾、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军利进行了座谈,了解到稻地江村以“三张文化牌”赋能乡村振兴:打造“信合旧址展馆”红色IP,推动文旅融合;建设阿霸的稻田农场,创新“共享菜园”模式,培育本土人才;改造村委会广场舞台,打造“慈善+村委托管”爱心餐厅。除此之外,稻地江村将依托乡村空间站深化文旅融合,延伸水稻产业链,优化用地布局。随后,团队实地走访阿霸的稻田农场,见证蔬果丰收与“共享菜园”新模式的活力。此次实践让队员们真切感受到乡村振兴的蓬勃脉动,未来将以所学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



 


第一章2.JPG

第一章3.JPG

 

章:深耕沃土·三张文化牌赋能乡村振兴

盛夏七月,稻地江村千亩稻田绿意盎然,玲娜贝瓜团队与驻村第一书记乔瑾、村党支部书记张军利展开深度访谈。乔书记介绍,市政协工作队自2021年入驻后,围绕建强党组织等四项职责,以农文旅融合为主线,打好“三张文化牌”:秦农银行共建信合旧址纪念馆;以“桂花球”大米为核心,成立公司、引进农场、推出“共享菜园”;改造文化广场、创办“爱心餐厅”。下一步将为村子申请“乡村空间站”资金,加强配套建设。在与张军利书记访谈过程中,张书记谈到,稻地江村的89名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村民群众保护安全;村里依托红色资源建展览馆,以农耕文化发展产业,为当地村民创岗增收,以“爱心餐厅”“乡村大舞台”解决民生难题丰富群众生活。


第二章1.JPG

第二章2.JPG

 

三章:溯源星火·红色基因铸魂魄

2025年7月2日,玲娜贝瓜团队探访西安市长安区稻地江村信用合作社旧址。这座朴素建筑是新中国西北首家农村信用合作社,1951年由七位农民创办,首创“粮食换储蓄”业务,为农民提供生产贷款,以完善会计责任制和“节约增产、互助储蓄”的文化口号,解决农民资金难题,成为秦农银行历史根基。如今,旧址被打造为秦农银行行史教育基地,古朴外观与现代展陈结合,珍贵文物与VR技术并存,既彰显历史底蕴又充满科技色彩稻地江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历程也正是习近平总书记“金融活,经济活”论述的鲜活注脚,团队成员在这次活动中感悟到互助合作、制度严谨、服务实体、创新传承的重要性,未来也将不忘“服务三农”初心,在专业道路上笃行不怠


第三章1.JPG

第三章2.JPG

 

此次深入乡村的三下乡实践,玲娜贝瓜队真切触摸到了乡村振兴脉搏的强劲跳动。目光所及,是党建引领下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是蓬勃发展的特色产业,是乡亲们脸上洋溢的满足笑容,这一切无不是国家战略在广袤乡土落地生根结出的丰硕果实。正是这份由党建引领的强大凝聚力,铸就了乡村发展的坚实根基。实践是最好的课堂,它让我们走出了象牙塔的想象,深刻理解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的真谛。我们把这份沉甸甸的收获与内心的感动转化为不竭动力,以青年大学生特有的创新思维、专业知识与奋斗激情,积极投身乡村建设,努力为这片充满希望的沃土持续注入澎湃的青春新动能。

最后一段.jpg

 


责任编辑: 西安财经大学玲娜贝瓜队
声明:本文转自于互联网,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