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访企问桥探运河,寻根砺心在八桂——长安大学师生赴广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探索交通强国建设之路

来源:长安大学“融产教·砺红心·筑通途”暑期社会实践队 编辑:吴思玥 时间:2025-07-29
导读: 2025年7月16日至28日,长安大学“融产教·砺红心·筑通途”暑期社会实践队9名师生赴广西南宁、钦州开展实践。在指导教师张久鹏、贾历波、司伟、王路带领下,团队紧扣国家交通强国战略与“十四五”规划,通过“六个一”工程, 即一次校史寻根、一场红色洗礼、...

2025年7月16日至28日,长安大学“融产教·砺红心·筑通途”暑期社会实践队9名师生赴广西南宁、钦州开展实践。在指导教师张久鹏、贾历波、司伟、王路带领下,团队紧扣国家交通强国战略与“十四五”规划,通过“六个一”工程,即一次校史寻根、一场红色洗礼、一趟缅怀之旅、一轮企业对话、一番科技探索、一番工程考察,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能力培养与服务国家战略有机结合,探索形成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新路径,同时着力培养新时代交通事业建设者。

                       image.png

实践队员出发前于公路学院门口合影 汪胡蒙供图

一次校史寻根,感悟长大精神

7月17日,实践队首站来到长安大学校史馆和公路交通博物馆。在校史馆,队员们沿着“初创奠基”、“三校合并”、“蓬勃发展”三个历史脉络,深入了解了学校七十余年的办学历程。特别是看到王秉纲、胡长顺等前辈学者扎根西部、服务国家的感人事迹时,队员们深受触动。“弘毅、明德、笃学、创新”的八字校训,在队员们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记。 

image.png

实践队员对馆内期刊进行讨论 徐旭亮供图

在公路交通博物馆,从古代栈道到现代智能交通,从传统施工工艺到港珠澳大桥等超级工程,队员们系统了解了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历程。智能检测设备、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等展品,让队员们对交通科技的创新发展有了直观认识。通过这次参观,队员们不仅增强了专业自信,更深刻体会到“公为天下,路向远方”的使命担当。

image.png

实践队员在长安大学公路交通博物馆合影留念 汪胡蒙供图

 

一场红色洗礼,传承红色基因

7月19日,实践队先后参观了西安事变纪念馆和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在西安事变纪念馆,一份份珍贵的历史文献、一件件革命文物,生动再现了那段决定民族命运的关键时刻。队员们驻足在张学良、杨虎城将军的塑像前,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在国家危难时刻的担当精神。

image.png

讲解员讲解抗日胜利场景 汪胡蒙供图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里,宣侠父烈士的简朴居室、地下储藏室的复原场景,让队员们真切感受到革命先辈在艰苦环境中的坚定信念。特别是在了解到办事处曾承担大量物资转运任务时,队员们结合专业特点,对红色交通史有了新的认识。这次红色之旅,让"两路精神"在队员们心中生根发芽。

image.png

实践队员来到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 汪胡蒙供图

 

一趟缅怀之旅,致敬英雄楷模

7月21日至22日,实践队先后探访了广西学生军抗日烈士纪念碑、广西革命烈士陵园和邓颖超纪念馆。在蒙蒙细雨中,队员们拾级而上,来到广西学生军抗日烈士纪念碑前。陈列室中那些年轻的面庞、感人的事迹,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青春何以绚丽”的真谛。

image.png

实践队员雨天前往纪念碑 吴思玥供图

image.png

实践队员观看史料陈列室资料 徐旭亮供图

image.png

实践队员于广西学生军抗日史料陈列馆前合影 汪胡蒙供图

在烈士陵园的英烈名录墙前,密密麻麻的名字让队员们肃然起敬。特别是发现多位来自陕西的烈士时,一种跨越时空的情感联结油然而生。队员们驻足凝视着这些熟悉的地名,仿佛触摸到了连接八桂大地与三秦热土那根无形的精神纽带。 这一刻,他们更深切地理解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深刻含义,也更加坚定了将青春融入国家发展伟业的决心。

image.png

实践队员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烈士陵园合影 王路供图

image.png

实践队全体成员于马自福烈士(陕西子长县人)碑前鞠躬致敬 吴思玥供图

image.png

实践队员观看英烈碑 王路供图

邓颖超纪念馆里,队员们通过珍贵的历史影像和实物,深入了解了这位伟大女性为妇女解放事业奋斗的一生。她说过的“革命不分男女”的豪迈宣言,至今仍激励着队员们勇毅前行。

image.png

实践队女队员认真学习邓颖超同志的事迹 徐旭亮供图

 

一轮企业对话,共育交通英才

7月23日,实践队来到广西交通投资有限公司开展调研交流。在座谈会上,企业领导详细介绍了广西在高速公路、铁路、港口等领域的建设成就和发展规划。特别是在智慧交通、绿色交通等前沿领域的探索,让队员们大开眼界。校企双方就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议题达成多项共识,为后续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交流环节,实践队指导老师就“新时期交通人才素质要求”“智能建造技术应用”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企业专家结合工作实际,给出了中肯建议。这次对话让队员们认识到,新时代的交通人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创新思维和跨界整合能力。

image.png

实践队与广西交通投资有限公司各部门负责人进行座谈 汪胡蒙供图

image.png

实践队员与广西交投人员合影 汪胡蒙供图

 

一番科技探索,启迪智慧未来

7月24日,实践队走进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开启了一场科技探索之旅。在“智创未来”科技展厅,人工智能“科宝”的智能交互、智慧口岸的无人化操作、数智建管养平台的强大功能,让队员们叹为观止。特别是了解到这些创新成果已经在实际工程中取得显著效益时,队员们对科技创新的力量有了更深的认识。

image.png

黎力韬介绍人工智能相关模块 汪胡蒙供图

座谈会上,企业技术骨干分享了交通科技的最新发展趋势。在讨论到“人工智能+交通”的深度融合时,现场气氛热烈。队员们深刻体会到,未来交通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驱动,这为他们的专业学习指明了方向。

image.png

实践队全体成员与广西交科集团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汪胡蒙供图

 

一番工程考察,感悟工匠精神

7月25日,实践队分赴龙门大桥和平陆运河开展实地考察。在龙门大桥建设现场,队员们详细了解了这座跨海大桥的技术难点和创新点。特别是在与校友工程师交流时,他们扎根一线、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让队员们深受感动。

image.png

实践队观看龙门大桥视频 汪胡蒙供图

image.png

实践队与广西欣港交通投资有限公司人员合影 汪胡蒙供图

image.png

龙门大桥 广西欣港交通投资有限公司供图

平陆运河(马道枢纽)段的考察更是让队员们大开眼界。面对喀斯特地貌的挑战,建设者们创新采用智能温控系统等先进技术攻坚克难。船闸的省水设计、枢纽的协同运行,处处体现着工程智慧。站在施工现场,队员们真切感受到“大国工匠”的担当与情怀。

image.png

全体实践队员合影 徐旭亮供图 

image.png

工程师讲解马道枢纽技术细节 汪胡蒙供图

image.png

平陆运河(马道枢纽)段施工现场 平陆运河建设有限公司供图

为期近两周的实践活动,让队员们收获满满。从红色教育基地的精神洗礼,到企业的实地调研;从科技创新的前沿探索,到世纪工程的现场考察,队员们对“融产教·砺红心·筑通途”的实践主题有了更深的理解。大家纷纷表示,要将所见所学转化为前进动力,以专业报国,用实干追梦,在交通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

此次实践不仅搭建了校企合作的桥梁,更开辟了产教融合的新路径。未来,长安大学将继续深化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新时代交通事业发展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责任编辑: 吴思玥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