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大学实践队赴山东省文化馆开展参观非遗展活动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杨奕)2025年8月1日,恰逢八一建军节之际,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山东省文化馆主办的“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盛大开展。山东科技大学实践团队响应国家“三下乡”号召,以“文脉绵延处,青年续华章”为主题,赴展馆开展深度调研,以青年视角解码非遗展的创新魅力,探寻传统文化当代传承新方向。
图为志愿者集合合影
踏入展馆,团队首先被黄河泥陶与鲁北泥人展区吸引。团队成员蹲在展柜前,仔细记录泥人“选土、晾晒、揉泥”等工序细节,还向传承人请教红胶泥特性;其他团队成员则聚焦泥陶纹样,用手机拍摄不同年代作品的造型差异,对比分析传统与现代审美的融合点。在渤海海盐摊晒工艺区,两人跟着工作人员模拟“灌海水、晒结晶”流程,亲身感受这项康熙年间传承至今的技艺里,山东沿海百姓的生存智慧。
图为鲁北泥人展览区
无棣制鼓展区成了团队的“重点课堂”。传承人敲响大鼓时,团队成员立刻掏出笔记本记录鼓点节奏,其他成员则尝试亲手张鼓皮、钉鼓钉,在反复调整中体会“紧紧要张皮,密密钉上钉”口诀里的严谨。到了互动体验区,两人更是全程投入:在麻绳编制区,跟着手艺人学习基础编法,手指被麻绳磨红也不停歇;品尝刚出炉的欢喜团时,他们不忘追问食材配比与制作火候,深入了解传统饮食非遗的传承细节。
图为志愿者参观非遗展厅
面对西河大鼓表演,团队特意提前查阅背景资料,观看时认真记录唱词与唱腔特点。表演结束后,两人主动与演员交流,询问传承过程中遇到的难点,思考青年能提供的助力。调研间隙,他们还采访了多位年轻观众,收集大家对非遗展的反馈,为后续提出青年参与传承的建议积累素材。
“每一次体验都是与传统文化的深度对话。”团队成员表示,此次参观学习让团队真切感受到非遗的活力,也更坚定了用青春力量助力文化传承的决心。未来,他们将把调研所得转化为具体行动,推动更多青年走进非遗、守护非遗(文|图:山东科技大学实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