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名专家研讨中国式现代化与城乡融合发展
11月11日至12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变迁研究会的大力支持下,社会变迁研究会年度学术会议暨第十六届中国社会学博士后论坛和第八届社会学青年学者论坛在我校隆重召开。
本次会议以“中国式现代化与城乡融合发展”为主题,校长吴普特,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社会政法学部主任李培林研究员,社会变迁研究会会长、上海大学“伟长学者”特级岗教授李友梅教授,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研究员等出席会议。副校长房玉林主持会议开幕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致辞
吴普特代表学校欢迎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学校哲学社会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支持,并从学校发展历史进程中的古农学特色学科建设、学报期刊(人文社科版)的创建、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调整增设等工作角度,强调了学校始终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与发展;结合未来农业的六大趋势、学校“12345发展思路”以及全国农村社会大型调查等,给出了深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期待在各位专家学者的帮助下进一步深化干旱半干旱地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路径的探讨,全面夯实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哲学社会科学根基。
李友梅致辞
李友梅在致辞中介绍了社会变迁研究会及其主要研究工作情况,指出了现代化进程所带来的人类社会整体面貌深刻改变,以及在探求人类社会转型实践的过程中,社会学学科及其元理论问题的产生;希望学界同仁,持续为基于中国经验对“社会何以可能”做出独特的回答提供新思路,不断书写中国社会学理论与国家现代化事业高质量发展交相呼应的时代新篇章。
张翼致辞
张翼在致辞中对学校为此次学术会议付出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着重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高度,用数据调查对比分析了东西部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差距,介绍了西北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所面临的挑战,强调了本届年会和论坛主题的重要意义;希望西北地区社会学学者深化一线调研、与时代同行,努力找到破解西北地区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钥匙”,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作出新贡献。
会议分为开幕式、3个平行论坛和闭幕式。开幕式主旨学术报告由社会变迁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周飞舟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社会政法学部主任李培林以《大众化抑或精英化:葡萄酒与乡村振兴》为题,中国人民大学刘少杰教授以《中国式现代化中的空间矛盾与表象整合》为题,社会变迁研究会副会长、吉林大学东北振兴发展研究院院长邴正教授以《当代社会变迁中的文化变迁》为题,社会变迁研究会副会长、云南大学特聘教授谢寿光以《小城镇发展与县域现代化—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基本路径》为题,作主旨演讲,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开幕式后,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中国式现代化与基层治理创新、中国式现代化与城乡融合发展等3个分论坛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为中国更好地推进城乡治理与融合发展带来了更多实证案例和前沿研究。
会议共吸引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大学、云南大学、南昌大学等高校与科研机构百余名专家学者齐聚杨凌,共襄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