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 > 资格考试 >

那些当中文老师的美国青年:不爱财富爱中文

来源:互联网 编辑:佚名 时间:2015-08-04
导读: 在前不久的全州(俄亥俄州)中文教师教学研讨会上,在美从事中文教学多年的远方老师发现,几名白皮肤、蓝眼睛的美国年轻人在一群亚洲人中格外抢眼。...

  如今,中文热在美国不断升温。不仅开设中文课的中小学越来越多,而且中文老师这个群体里也开始出现美国人。在前不久的全州(俄亥俄州)中文教师教学研讨会上,在美从事中文教学多年的远方老师发现,几名白皮肤、蓝眼睛的美国年轻人在一群亚洲人中格外抢眼。

  开中文学校的美国人——石林

  在同美国人说中文时,我会特别注意自己的语速发音,避免口语和俚语,生怕他们听不明白。可跟石林聊天,我会特别放松,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如果不看他的脸,那口京味儿十足的普通话,绝对会让人忘记他是个美国人。

  石林是土生土长的俄亥俄州人,从小在克利夫兰长大。都说12岁以前是学外语的黄金时间,可19岁上大学二年级才开始学中文的石林,却在由世界各国大学生参加的“汉语桥”比赛中得了大奖。

  在俄亥俄州立大学拿到中文硕士学位后,石林本打算继续攻读博士。但头脑精明的他发现,自己生活的城市哥伦布有许多美国人想学中文,一番调研后,他得出了“中文培训机构”大有可为的结论,便开办了一所中文学校。

  哥伦布虽不是华人集中的大城市,可也有上万华人生活其中。长着一张标准的美国脸、半路出家学中文的石林开中文学校,底气来自他对自己中文水平的自信。

  学校开办4年来非常成功,先后招收2000多名学生。石林的中文学校除了教语言,还帮美国人了解中国文化。当地很多美国公司在与中国做生意时,都会请石林这个“中国通”做咨询顾问。

  作为母语是英语的中文老师, 石林从自己学中文的经历中摸索教学方法,他深知兴趣是成功掌握一门语言的关键。当初,他就是因为从中国朋友那里得到了一张侯宝林大师的相声光盘,才迷上了中国语言和文化。

  于是,他千方百计地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常常打着快板上课”。在研讨会上,他高兴地对我说,一名态度消极的男生在上了一堂介绍中国武术的课后变化非常大,课堂表现好了,成绩也上来了。

  石林将自己的教学方法称为“文化体验中文教学法”。他告诉我,这种教学法强调给学生提供中国文化语境,在这个语境中让学生学习如何与中国人适当和有效地交流。比如,石林常组织从事中美贸易的学生到当地的中国饭店,模拟宴会场景,进行现场教学。

  当我问及他的教学经验时,他发表了一番特别“有文化”的感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我的心得就是, 以文化为桥梁, 用兴趣作动力,让学生们更加热爱汉语学习。”

  会后接受我的采访时,石林坐在用典雅的中国字画和工艺品装点的办公室中用中文侃侃而谈。他告诉我,开办学校这些年,自己每天都在思考怎样把学校的业务做大做好,“在中国教英语的新东方可以成为上市公司,我也希望成为‘美版俞敏洪’”。

  要去看世界的乡下女孩——艾琳

  5年前,艾琳还是州立大学读中文专业的研究生,不时来我所在的中学代课。

  她一看就是美国中西部的典型女孩——身材壮实、性格开朗、说话实在。交谈中,我很快对她有了一些了解:她在肯塔基乡下长大,家里有几十亩农场,农场里有个小湖,可以养鱼钓鱼。

  出于好奇,我问:“父母支持你学中文吗?”她笑答:“别说学中文了,在我们那里,女孩上大学都是奇怪的事。他们觉得我就该学点理发这样的技术活儿,然后在镇上开个小店,或者去幼儿园当老师。”

  我对这个答案并不奇怪,因为我最近几年有不少时间都在美国乡村任教,有不少机会近距离接触那里的学生和他们的生活。

  在美国很多经济不发达的农业州的偏远地区,农村生活水平与城市相差很大。一些学校的大多数学生家里都没有电脑,不能上网,还有不少学生从未去外州旅游过,更别提了解中国了。

  当然,美国乡村还是有其过人之处的,很多农民家都有几十亩甚至上百亩的农牧场,一些人家甚至有属于自己的山丘和湖泊。不过,他们的观念很保守,有点像中国人常说的“老婆孩子热炕头。”

  在那样的环境里,有志上大学的女孩简直凤毛麟角,艾琳就是其中的“异类”。

  “我从小就想到外面的世界看看,不想一辈子生活在农场。进入大学后才学中文,因为我想去更远的地方,了解一个完全不同的国家。”艾琳告诉我,他的父母和朋友都对此不解,因为他们一辈子都没见过一个中国人,对遥远的中国更是完全没概念。

  大学毕业后,艾琳到中国当了一年的英文老师,这一年她明确了自己的人生规划,那就是要做与中国相关的工作。回到美国,她开始攻读中文专业研究生。

  早在我所在的学校代课期间,我就发现艾琳的中文口语不错,语言连贯,表意清楚。尽管她的四声不太准,可跟我们聊天完全没问题。学生们很喜欢她,因为她总是用自己的经历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中文的兴趣。

  那天会上见到我,艾琳很高兴,亲热地和我拥抱。我们聊了彼此的近况,我一如既往地教书,带孩子;她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在找中文老师的工作,终于在一年前,在州府郊区的一个小镇高中如愿以偿。现在她每天教5个班,是个全职老师。

  但她在工作中也常遇到问题,“美国高中生很难管,有些学生根本不动脑子,不用功”。听到这些话出自一个美国姑娘之口,我有些忍俊不禁,因为她的语气和表情特别像中国老师。

  会议间隙闲聊时,艾琳乐呵呵地告诉我,这个夏天她要去北京,到中央民族大学参加教师培训,这个美差让她开心极了。我由衷地赞扬道:“你现在的中文可比以前好太多了!四声特别准,没有美国腔,我要是闭着眼听,简直跟中国人差不多。”

  这也许是对学中文的美国人的最高评价了,朴实的艾琳听后高兴得脸都红了,赶紧用“中式谦虚”客气道:“哪里哪里,马马虎虎。”

  在中餐馆端盘子的富家子——李大伟

  李大伟这个名字洋溢着浓浓的中国味道,但他是个地地道道的美国白人,金发碧眼。其实我跟他算不上熟悉,在研讨会偶遇之前,只有过一面之交。

  一年前的一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和几个朋友去中餐馆吃饭。一进门招呼我们的竟是一个高个子白人。那是我们城里最正宗的一家中餐馆,以前的服务员都是华人。

  李大伟的服务非常热情,领我们落座之后就问我们喝什么,尽管中文不那么流利,但咬字清楚。小女儿用英文说orange juice,他一边记一边用中文重复“橙汁”。点菜时,我们说一道菜他就重复一遍,“麻辣豆腐,水煮鱼……”

  上菜时,他的嘴也不闲着:“对不起,请让让”,“这个桌子太小了,有点挤”,“菜放在这可以吗”……那天晚上客人很少,他时不时地过来和我们说两句中文:“味道怎么样”,“小姑娘还挺喜欢吃辣的”……看得出来,他在找机会练中文。

  当时,我这个中文老师的好奇心就来了,我问他:“你在哪里学的中文?”他说:“我在汽车里放普通话CD,每天都学。在中餐馆工作的时间就是我的学习时间。”

  而这次在教师培训会上的偶遇,让我对他有了更多了解。原来,他父亲是一家公司的老板,家道殷实,所以他从小就没有谋生的概念。他上了一所很贵的 私立大学,学得却是宗教历史,这样的专业自然不好找工作。不过他因为不像其他同学那样背了一身的学生贷款,就“无债一身轻”地想在工作前,先去看看世界。

  环球旅行后,李大伟在中国落了脚,3年在北京的外教经历让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还交了个中国女朋友。从“坠入爱河”那一刻起,他就开始学习中文。尽管短暂的异国恋随着他的回国而夭折,但他对中文持续“发烧”。

  回到美国后,他到社区大学继续进修中文,同时找了个中餐馆服务员的活儿,一边挣零花钱,一边免费练中文。前不久,他通过考试拿到了公立学校承认的中文教师资格证。

  现在,他开始做中文代课老师,下一步想当全职中文老师,他很有信心地说:“我肯定能成为好的中文老师,我希望更多的美国学生将来有机会去看看中国,因为那里真的很棒。”(作者:远方)

责任编辑: 佚名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