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15日晚,习近平主席在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发表演讲,演讲中有许多生动的故事,给人以启迪。
故事一:第一次访问美国
这是1985年,时任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市考察。 新华社发
“1985年我第一次访问美国,就是从旧金山入境,我对美国的第一印象来自旧金山,至今还保存着一张在金门大桥的留影。”“我第一次访问美国时,住在艾奥瓦州的德沃切克夫妇家中,我还记得门牌号是邦尼街2911号。这是我同美国民众首次面对面接触,也是一段我和美国人民共同生活的难忘经历。”
【故事背景】2012年2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访问美国。他专程前往艾奥瓦州的马斯卡廷,到27年前结交的美国老朋友家里,与当年的十几位当地老朋友团聚茶叙,坐在跳动的炉火旁促膝长谈,共忆1985年他率考察团到此访问的情景,并就各自经历、加强地方合作、增进人民友谊等话题聊了很久。
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再次访美。在白宫南草坪欢迎仪式上致辞,习近平主席又提到了这段深厚的友谊。习近平主席说,他们是那么热情、真诚、友好。我们亲切交流,临别时紧紧拥抱,这一幕幕情景至今令我难以忘怀。从这些老朋友身上,从很多美国朋友身上,我真切感受到了中美两国人民心灵相通的真挚感情,这让我对中美关系的未来抱有充分的信心。
故事二:中国工人筚路蓝缕修建太平洋铁路
2023年1月15日,人们在美国旧金山唐人街的迎春街会上游览、购物。当日,为期两天的迎春街会在美国旧金山唐人街闭幕,活动吸引了大批市民和游客。新华社发
“158年前,大批中国工人来到美国,修建连接东西海岸的太平洋铁路,筚路蓝缕,在旧金山建起了西半球历史最悠久的唐人街。”
【故事背景】2015年9月访美时,习近平主席就讲过华工的故事。当年是美国太平洋铁路修建150周年,习近平主席说,150年前,数以万计的华工漂洋过海来到美国,参与建设这条横跨美国东西部的铁路。他们拿着简陋的工具,在崇山峻岭和绝壁深谷中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以血肉之躯铺就了通往美国西部的战略大通道,创造了当时的工程奇迹,带动了美国西部大开发,成为旅美侨胞奋斗、进取、奉献精神的一座丰碑。
故事三:中美共同推动建立联合国
董必武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名。新华社发
“78年前,在携手战胜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之后,中美共同参与发起旧金山制宪会议,推动建立了联合国,中国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
【故事背景】在波澜壮阔的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作出重大贡献,使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1945年4月,中国同美国、英国、苏联共同发起旧金山会议,共商建立联合国。随着《联合国宪章》正式出台,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故事四:历久弥坚的“飞虎情谊”
陈纳德组织的美国志愿航空队“飞虎队”驻扎在芷江机场(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陈纳德将军带领美国志愿者奔赴中国战场,组成了著名的飞虎队。他们不仅直接对日本侵略者作战,还建起了向中国运送急需物资的驼峰航线,1000多名中美机组人员牺牲在这条航线上。”
【故事背景】1941年,陈纳德组建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也就是“飞虎队”,并开始训练中美飞行员。抗日战争时期,“飞虎队”在中国、缅甸等地作战,抗击日本侵略者。
中国人民没有忘记飞虎队。最近,飞虎队老兵、103岁高龄的莫耶和98岁高龄的麦克马伦来到中国,登上了长城,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
故事五:中国军民奋勇救助美国飞行员
1942年4月18日,美国航空母舰甲板上B-25解放式轰炸机起飞轰炸东京工业区域,此为日本首次受盟军之进攻。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1942年美国空军16架B-25轰炸机奔袭日本,由于油料不足,杜立特中校等飞行员在中国弃机跳伞,中国军民奋勇救助,日军竟因此屠杀了25万中国平民。”
【故事背景】1942年4月18日,美国陆军航空队杜立特中校奉命率16架飞机轰炸日本本土。任务完成后,除一架飞机降落在苏联,其余15架分别降落在中国的浙江、江西和安徽。情况危急中,当地百姓舍身营救64名飞行员。同年5月,日军对杜立特轰炸机队机组人员主要降落地点浙江、江西发动大规模报复性进攻,并使用了细菌武器。浙江衢州有一个杜立特行动纪念馆,当年获救的美国军人的后代经常来到这里,向中国人民表达敬意。
故事六:小球转动了大球
1971年4月13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举行欢迎仪式,欢迎前来中国进行访问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中美两国乒乓球运动员在北京首都体育馆进行了友谊比赛。 新华社发
“1971年,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来到北京,小球转动了大球。此后不久,曼斯菲尔德先生率领的第一个美国国会议员代表团来了,包括艾奥瓦州州长罗伯特·雷在内的第一个美国州长代表团来了,许多工商界人士也来了,掀起了中美友好交往的浪潮。”
【故事背景】1971年,在日本名古屋,参加第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中美乒乓球运动员进行了友好互动。随后,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隔绝22年的中美交往大门由此打开。
故事七:美国民众为大熊猫送行
2023年11月8日,运送大熊猫的专机从美国弗吉尼亚州的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起飞。旅居美国的大熊猫“美香”“添添”和它们在华盛顿出生并长大的雄性幼崽“小奇迹”当天启程返回中国。新华社记者 刘杰摄
“不久前,华盛顿国家动物园的3只大熊猫回到中国。我听说很多美国民众特别是孩子们依依不舍,专门到动物园去送行。我还了解到,圣迭戈动物园和加州人民热切期盼大熊猫能重返加州。大熊猫是中美人民的友谊使者。我们愿继续同美国开展大熊猫保护合作,努力满足加州人民的愿望,增进两国人民友好感情。”
【故事背景】中美两国大熊猫保护研究合作长达50余年,这是世界上针对单一物种保护持续时间最长的合作。2000年底,大熊猫“美香”和“添添”来到华盛顿国家动物园。2020年8月,它们的幼崽“小奇迹”出生。
为进一步提升农村居民卫生应急素养和自救互救能力,筑牢基层公共卫生安全防线。近日,陕西中医药大学“卫”民解毒科普宣传队走进西乡县鹿龄社区和柳树镇小龙村,开展“卫生应急素养进乡村”主题宣传活动,把实用、急需的健康知识和应急技能送到村民身边。 活
【通讯员:林志翔】 车辆超载是危害道路交通安全的“隐形杀手”——其不仅大幅提升桥梁侧翻、路面破损等道路事故风险,更曾诱发多起重大人员伤亡事件。针对当前公路测载领域存在的“动态检测难、数据精准度低、监管互联性差”三大突出痛点,长安大学团队聚焦
近日,长安大学公路学院与中国民航总局智能建设与维护重点实验室联合攻关,在机场道面标线材料领域取得重要技术突破。双方组建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基于铝酸锶(SrAlO:EuDy)的长余辉蓄能发光标线涂料,该涂料可显著增强标线在夜间及恶劣天气条件下的可视性
为便于陕西学子推广活动成果,经过陕西大学生网协调,现已开通站内新闻向外推送业务。 所有在本站发布的文章都可以向今日头条、搜狐新闻、百度新闻等国内知名媒体推送。具体情况请联系编辑。
青春作笔书汉韵 志愿为帆 守 文脉——陕西理工大学 “ 汉风雅颂 , 薪火传芳 ” 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2023年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汉中市博物馆时指出,要发挥好博物馆保护、传承、研究、展示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守护好中华文脉,并让文物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