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明扬,男,汉族,1996年02月出生于内蒙古赤峰市,中共党员,电子工程学院2021级春季博士研究生,担任卓行睿思科研组党支部组织委员、本科生学业指导课程导学助教及“三好三有”导学团队建设负责人。曾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一等奖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优秀研究生”荣誉称号。研究方向为无线功率传输技术。研究期间,主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重点项目”1项,作为科研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超材料基础科学中心、专项国家电网前沿探索等项目。目前,在IEEE TIE/TMTT、Nature Communication等Top期刊共发表论文10篇,授权国家专利2项,负责《Far-Field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and Energy Harvesting》教材第11章编写,多次参加电子设计竞赛并获得省级奖项3项,组织党建活动10余次。
奉献精神,进步的开始
身为一名学生党员,常明扬有加强理论学习的自觉性,时常反躬自省。以党建为契机,以“三好三有”团队建设为目标,他注重于科研组党支部的发展和建设,致力于增加科研团队的活力,引领团队发展,为团队师生打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在担任卓行睿思科研组党支部组织委员期间,他组织团队师生专项学习会议精神,定期举办组织生活会,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团队的科研工作,让团队成员不光有坚实的专业基础,更坚持明确的政治导向。2022年,常明扬所在的团队参与第七届“三好三有”研究生导学团队评选,作为“三好三有”团队建设的学生负责人,他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策划并组织了“纪念五四运动102周年系列活动”和《长津湖》观影等活动,带领团队师生重温红色精神,丰富团队的科研生活,提升实验室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纪念革命先烈李白同志,他带领团队师生改编了舞台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在团队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团队最终获得第七届“三好三有”研究生导学团队称号,并在展演中获得“最佳风采奖”和“最佳人气奖”。
组织团队成员专项学习会议精神
《长津湖》观影活动和《永不消逝的电波》彩排
常明扬时刻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更注重于服务同学。在担任本科生学业指导课程导学助教期间,除了负责本科生同学的学术答疑、仿真软件使用和辅导等工作外,他还以党建为桥梁组织卓行睿思科研组党支部成员赴南校区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主题党日活动,就本科同学考研、考公和工作等问题进行一对一指导,加强支部党员和本科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做好学风建设“传帮带”工作。担任导学助教期间,团队获得“优秀本科生导学团队”荣誉称号。此外,为了让新生在新的学习环境中有家的感觉,科研组党支部组织策划了迎新晚会,让每位同学都能更好的熟悉科研团队的发展史、就业情况和研究方向,使新生能够快速融入到团队中,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科生学业指导课程线上线下教
组织学生党支部成员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面向需求,报国的初衷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常明扬深知科技报国是最好的爱国表现之一。在硕士期间,他接触到了无线功率传输技术这个研究方向,该技术被美国《技术评论》杂志评为将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变革的十大科研方向之一,具有极高的战略性和开创性,对于推进国家能源革命和科技创新具有重大意义。于是他向导师申请将无线功率传输技术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为了尽快进入科研状态,他每天坚持阅读文献,阶段性地向导师汇报科研进展。在国家发布了相关重点研究专项后,常明扬所在的课题组有幸承担了国家电网前沿探索、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研究,他也开启了自己的科研之旅。
2021年,他作为学生负责人参与了国家电网前沿探索项目,使用超材料天线和高功率微波整流网络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千瓦级无线功率传输实验,传输距离为20米,达到了世界级先进水平。该成果被《科技日报》、《中国日报》、《国家电网报》、搜狐网和“超高速电路设计与电磁兼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机构报道,被国家能源局转载。这项技术可作为传统有线输电网络的重要辅助和补充,可在有线输电受局限的一些特殊场景发挥重要作用,如高空无人机和高空作业平台持续供电,无线传感网络充电,以及海岛、峡谷、深山等特殊地理条件下的供电。此外,在自然灾害或特殊抢修等紧急状态下,可采用微波输电方式对灾区或断电区域快速恢复供电;小型化可移动微波无线输电设备还可用于对大容量临时用户负载供电。
千瓦级无线功率传输系统
成果被《科技日报》、《中国日报》、《国家电网报》报道,国家能源局转载
2021-2022年,他作为学生负责人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微波无线功率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制备”项目,设计了一套基于聚焦反射超表面的无线功率传输收发系统,工作频率为5.8 GHz,传输距离为10米,发射功率为5W。通过将功率汇聚到一点,有效降低了对周围环境的电磁影响,在经过不断的调试和测试后,成功实现了十米距离外点亮一盏小灯的实测效果,系统工作状态良好,项目成果获得了CNAS国家认定证书并应用于公安部微波应急传能装备,可以为诸多无线充电特殊应用场景提供解决方案。
无线传能收发系统测试场景图
CNAS国家认定证书和应用证明
2023年,他作为负责人获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重点)1项,名称为“基于超表面的无线供能通信系统的研究”,该项工作实现了无线能量和信息同时传输,解决了可编程超表面中PIN管的直流偏置问题,建立了一个无尾信能超表面平台,为可编程超表面的发展和信能同传提供了新的思路。
前沿探索,西电的声音
经过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磨练后,常明扬瞄准国际学术前沿,为尽快占领学术高地,他围绕无线功率传输技术开展研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IEEE TIE/TAP等Top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篇,国际会议论文2篇,一篇获得“最佳学生论文奖”,一篇为ZTE Communication封面论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以共同作者身份在IEEE TMTT/TAP、Nature Communication等Top期刊共发表论文7篇,在国际同行中发出属于西电学子的声音。他还参与由Artech house出版社出版的《Far-Field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and Energy Harvesting》教材第11章节编写,教材贡献者名单中排名第二。此外,为了带动师弟师妹们的科研积极性,拓宽自己的视野,他带领课题组的师弟师妹参加第一届无线传能技术挑战赛获得优秀奖,“兆易创新杯”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得省级奖项2次。
4月24日,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率队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陆港院区(以下简称“陆港院区”)调研。卢建军先后深入急诊中心、智慧急救指挥中心、国际诊疗部、麻醉手术部等场地,详细了解陆港院区日常管理与运营情况,以及教学、科研、培训等领域所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与法国SKEMA商学院合作举办的创业与创新(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管理)硕士学位教育项目春季宣介会在成都举行。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舒成利、SKEMA商学院中国校区学术校长窦文宇、四川大学商学院MBA中心主任王涛等出席宣介会。本次活动吸
4月24日,医学部在实验动物中心“动物慰灵碑”前举行以“敬畏生命,薪火相传”为主题的2025年实验动物日活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常务副主任雷利利、党委副书记陈晨,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李峥嵘、院长张保军、副院长吕海侠、副书记陈莉娜,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
2025年春季,西安交通大学期刊中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学术交流活动,旨在深化合作、推动期刊高质量发展,促进学术交流与传播。共谋高等教育期刊与丝路集群发展3月20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处编辑部副主任、《中国高教研究》副主编王者鹤,副主任张杰一行到
4月24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学举行第十届“中国航天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中国航天科工二院西安分院副院长王希望、西安研发中心主任赵志波,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王欢等嘉宾及师生代表参加活动。王欢致辞并宣布西安交通大学庆祝2025年“中国航天日”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