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至,大街小巷、各家各户都喜提“红色套装”:红灯笼、红对联、红“福”字、红包……可以说,红色是中国新年的专属色调。
图源:Unsplash
不过,中国人对于红色的喜爱远不止在年节。
从新娘子的红嫁衣,
图源:包图网
到舞龙灯的绣球,
图源:pexels
再到朱门红墙,处处都是红色跃动的身影。
图源:Unsplash
而诗人笔下的红色更是数不胜数。
有王维笔下的相思红豆: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王维 《相思》
有欧阳修笔下凌乱的落红: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有李贺笔下的半卷红旗: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李贺 《雁门太守行》
还有白居易笔下映照着霞光的江水: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白居易 《暮江吟》
不难看出,红色自古以来便深受人们的喜爱。那么,红色在古代还有哪些命名方式呢?
古人给红色起的那些名字
古人根据红色的深浅,分别赋予了它们绛、赤、朱、丹、红五个名字。
绛(jiàng)
《说文》里记载:“绛,大赤也”,是颜色最深的一种红色,由绛草提炼而出。我们熟悉的词牌名“点绛唇”,便有女子用朱色点染红唇的意思。
妙手写徽真,水剪双眸点绛唇。
——秦观《南乡子》
在《红楼梦》里,林黛玉是“绛珠仙草”的转世,“绛珠”意为红色的珠子,寓意血泪,暗示着林黛玉爱哭的性格和悲惨的结局。
赤
据《书·洪范·五行传》记载:“赤者,火色也。”也就是说,赤色即火的颜色。
图源:pexels
现在,我们常用“一片赤子之心”来象征纯正善良,或是忠诚热切之心。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离娄下》
朱
朱色,大红色 ,被古人认为是最纯正的红色,也曾一度是帝王家的专属色。
我们十分熟悉的就有:朱门、朱漆、朱笔、朱押、朱批、朱轮华毂……
图源:Unsplash
杜甫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曾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以此来形容达官贵人的奢靡和穷人的贫苦。
丹
丹与朱色相近,是由红色石料提取出的颜色。
图源:Unsplash
在《孔雀东南飞》中,作者用“口若含朱丹”来形容刘兰芝的美貌;而在《过零丁洋》里,文天祥则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来象征自己的爱国之心。
红
不同于我们今天对于红色的理解,古代的红色更接近于现在的粉红色。《说文》有载:“红,帛赤白色也”,即红与白的混合色。
古人认为这个颜色是不严肃的,因此很少使用红色做衣裳。
红紫不以为亵服。
——《论语》
当然,除了这五种红色外,古人还结合自然和生活,给红色起了许多浪漫风雅的名字。
酡(tuó)红
酡红,指饮酒后脸上泛现的红色,一下子就能让人想起晏几道的那首词:
彩袖殷勤捧玉钟,
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
歌尽桃花扇底风。
——晏几道《鹧鸪天》
胭脂
胭脂是古代女子化妆用的红色染料,也可以用来画国画。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李煜《相见欢》
踯躅(zhí zhú)
杜鹃花又名山踯躅,因此踯躅也就是杜鹃花的颜色。
图源:百度百科
水华朱
夏季雷雨较多,故宫的宫墙经雨水冲刷后显得格外深沉,由此得名“水华朱”。
图源:人民网
红色,穿越几千年的历史,流淌在我们的血液和记忆中。我们常说,“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就让我们怀着这份对红色的浪漫想象与无限喜爱,继续前行吧!
为进一步提升农村居民卫生应急素养和自救互救能力,筑牢基层公共卫生安全防线。近日,陕西中医药大学“卫”民解毒科普宣传队走进西乡县鹿龄社区和柳树镇小龙村,开展“卫生应急素养进乡村”主题宣传活动,把实用、急需的健康知识和应急技能送到村民身边。 活
【通讯员:林志翔】 车辆超载是危害道路交通安全的“隐形杀手”——其不仅大幅提升桥梁侧翻、路面破损等道路事故风险,更曾诱发多起重大人员伤亡事件。针对当前公路测载领域存在的“动态检测难、数据精准度低、监管互联性差”三大突出痛点,长安大学团队聚焦
近日,长安大学公路学院与中国民航总局智能建设与维护重点实验室联合攻关,在机场道面标线材料领域取得重要技术突破。双方组建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基于铝酸锶(SrAlO:EuDy)的长余辉蓄能发光标线涂料,该涂料可显著增强标线在夜间及恶劣天气条件下的可视性
为便于陕西学子推广活动成果,经过陕西大学生网协调,现已开通站内新闻向外推送业务。 所有在本站发布的文章都可以向今日头条、搜狐新闻、百度新闻等国内知名媒体推送。具体情况请联系编辑。
青春作笔书汉韵 志愿为帆 守 文脉——陕西理工大学 “ 汉风雅颂 , 薪火传芳 ” 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2023年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汉中市博物馆时指出,要发挥好博物馆保护、传承、研究、展示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守护好中华文脉,并让文物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