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和暑期学生健康有关情况。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6岁儿童为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尽管我们身边近视的人非常多,但看看官方发布的青少年近视率数据,相信很多人依然会大为震惊。
在大众的固有认知中,近视现象多发生于中学阶段,毕竟学业负担较重,数据也确实佐证了这点,中学生的近视率在70%以上。但我们还要看到,6岁儿童、小学生近视率分别为14.3%、35.6%,呈现出了相当明显的低龄化趋势,大家曾经以为离近视还很远的年龄段,也正在逐步“沦陷”。
孩子们过早就戴上了眼镜,不仅影响了他们自身的正常生活、学习,更关键的是,也影响了国民的整体身体素质与水平。在幼儿园、小学阶段的近视防控工作不做好,整体近视率极有可能还会进一步走高。防控近视低龄化已迫在眉睫。
导致近视率居高不下及低龄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用眼过度、过早过多使用电子产品、户外活动时间不足,眼部保健防护措施不够等,涉及的主体也是多元的,家长、学校、学生、卫生保健部门等,因而,要想做好近视低龄化的防控工作,就需要多元主体从多方面对症下药。
低龄阶段,学业负担一般不会太重,而导致这阶段孩子近视、特别是6岁前就近视的原因,主要因为孩子过早接触了电子产品,如长时间看电视、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低龄阶段的孩子,包括眼睛在内的诸多器官依旧处于逐步发育完善的阶段,极容易受到用眼过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产生病变。在这阶段,父母要担起主体责任,自觉让孩子尽量远离电子产品,更不能把手机当成了哄娃神器。要知道,图眼前的“一时太平”,损害的却是孩子的身体健康。
在孩子进入校园后,学校就必须做好近视防控工作。在课程安排、作业布置、眼部保健护理知识普及等方面,都要提高到与教学、成绩同等重要的地位。能线下完成的任务尽量不上网,每天保证学生充足的课外活动时间,教室光照达标等,这些举措在不少地方已经推行,但力度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而作为卫生保健部门,要加大面向家长、孩子科普近视危害及防控方面知识的力度,同时在视力检查、早期介入预防、后期治疗控制等方面,出台更多惠民举措,为广大儿童青少年撑起远离近视的有效保护伞。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也是孩子们观察探索世界的最重要载体之一,小小年纪就因为近视而变得“朦胧”,世界可能就因此黯然失色。笔者也是个“大眼镜”,可“眼镜”的“代际传承”状态显然需要被按下停止键。为了让我们的下一代不早早成了“小眼镜”,是该拿出些实实在在的措施了。
(责编:郝孟佳、李依环)
原标题:半数青少年近视:别让下一代早早成了“小眼镜”
为便于陕西学子推广活动成果,经过陕西大学生网协调,现已开通站内新闻向外推送业务。 所有在本站发布的文章都可以向今日头条、搜狐新闻、百度新闻等国内知名媒体推送。具体情况请联系编辑。
品味醇香佳酿之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酒窖探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自1994年创立以来,历经近三十载岁月沉淀,其酒窖不仅是学院科研与教学的核心基地,更成为葡萄酒文化传承的殿堂。酒窖内珍藏来自世界各地的佳酿,为师生提供科研探索与品
各位同学大家好: 感谢各位对陕西大学生网的信任和支持,最近网站社会实践类文章极多,为了加快审核速度,创建安全高效的审核环境,现在开通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快速投稿通道。 第一步:在网站上投稿 欢迎各位同学来陕西大学生网进行投稿。具体投稿细则请查看
近日,陕西科技大学阿尔斯特学院学生团队凭借创新设计作品《ICare》获得缪斯设计奖(MUSE Design Awards)金奖,展现了学院学生的创新素质,彰显了国际化人才培养成效。 《ICare》是一款面向恐惧AIDS检测人群的情绪疗愈APP。项目团队由学院学生贵室淇、杨贺
4月25至28日,由中国化学会计算(机)化学专业委员会和陕西科技大学共同主办、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承办的第18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在陕西科技大学未央校区圆满落幕。会议以“计算化学与人工智能协同创新:开创新质生产力新时代”为主题,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