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斯亚玲)在2024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中,为了调研陕西省妇女非遗产业和传承现状,在8月23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陕西及其他省份调查妇非遗现状暑期大型实践调研团对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的非遗传承人进行了访谈。
图为面花传承人杨娜介绍面花
首先来到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的文化馆进行调研,采访了面花传承人杨娜女士。走进展品丰富的文化馆中,杨娜女士带领实践团参观了文化馆里的面花展览处,将山阳县面花这项文化艺术娓娓道来:山阳县面花,作为一种独特的传统手工艺,不仅是一种食品,更是一种艺术品。它是将小麦面粉发酵后,通过捏制成为形态各异的人物、动植物等,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的饮食文化。山阳县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游客,而面花艺术正是其中之一,它不仅是耐看的艺术品,更是能享用的美食。
图为飞禽类面花展览
在访谈时,杨娜女士向实践团详细介绍了面花的制作技巧。为了方便展示,杨娜女士播放了传承人制作面花的过程。在视频中,面花手艺人使用各种工具,如剪刀、镊子、梳子等,将面团捏塑成各种形状,再用可食用的染料进行点染,使面花变得栩栩如生。无论是蒸熟的还是油炸的面花,都因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美味的口感而深受人们喜爱。这种艺术形式不仅展示了制作者的精湛技艺,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图为传承人制作面花
此外,杨娜女士向实践团阐释了山阳县面花背后承载的丰富的文化意义。在传统节日和重要场合,面花作为一种传统风俗,不仅是一种食品,更是一种象征和祝福。她向实践团举了一些常见的面花出现的场所。例如,逢年过节、红白大事等特殊时刻,面花作为招待客人的茶点及小孩的日常零食,以及作为供献、插花等,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含义和象征意义。这些习俗和传统,使得面花不仅仅是一种食品或艺术品,而是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传统与现代的桥梁。
图为可食用螃蟹面花
在访谈结束时,杨娜女士又一次表达她对面花这项非遗文化的热爱。山阳县面花不仅仅能作为食物,它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精湛的艺术技巧和丰富的象征意义,展现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图为文化馆抖音面花宣传图
最后,通过参与这项妇女非遗文化——山阳面花,实践团的成员不仅有机会参观了山阳县文化馆,感受了非遗文化的魅力,还更深的了解了面花这项手艺的制作过程以及文化内涵,相信在这样文化传递的过程中,未来越来越多的非遗文化会为人熟知并加以传承,这也是这次访谈的意义所在!
薪火赓续,学子归巢话成长。2025年1月20日,寒假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三位学子——吕伟、王昊和汤浩,回到母校——湖北省武穴中学进行了一场特别的宣讲活动,向在校的高中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大学经验和成长故事。通过这次活动,他们不仅为学弟学妹们传
陕西宝鸡讯(通讯员 王彧冉) 2025年3月2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宝鸡市垃圾填埋场生态环境改造研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团队,赴宝鸡市硖石镇长寿沟垃圾填埋场开展调研。通过访谈镇政府工作人员、走访周边村民,团队聚焦封场后生态修复的基层实
长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团队赴渭南市蒲城县苏坊镇党定村开展实践调研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之旅 在这个夏日炎炎的季节里,我们一群满怀激情与好奇的大学生,踏上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征途,而此次的目的地,是历史悠久的古都西安,一个承载着无数故事与传奇的地方。在众多文化
2024年7月12日,来自四按建筑科技大学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大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农村,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7月13日清晨,实践团队一行四人,在组长的带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