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赴山西长治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参观学习
2025年7月12日,长安大学"重走东征路,再铸民族魂"暑期社会实践队抵达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正式开启为期一周的追寻红色记忆之旅。这座位于西安市北新街七贤庄的纪念馆,曾是中共中央在国民党统治区设立的第一个公开办事机构,承载着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篇章。
上午9时,实践队全体成员在纪念馆前整齐列队。在讲解员的专业引导下,队员们依次参观了纪念馆的三个主要展区。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展区,泛黄的电报稿纸、锈迹斑斑的通讯设备,无声诉说着当年作为秘密交通站时的惊心动魄。一份1936年的密函复制品引起了队员们的特别关注,上面记载着办事处如何突破封锁,将重要情报传递至延安的细节。
转入抗日战争时期展区,一组珍贵的历史照片展现了办事处工作人员日常工作的场景。队员们驻足在一张周恩来同志与工作人员合影前,聆听讲解员讲述当年办事处在筹集物资、输送人才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这张办公桌上的划痕,是当年工作人员为隐藏机密文件而特意制作的暗格留下的。"讲解员指着一件实物展品解释道,让队员们对革命先辈的智慧肃然起敬。
下午的参观中,解放战争初期展区的一组数据令队员们震撼:仅1946年一年,办事处就向解放区输送了2000多名进步青年和知识分子。展柜中陈列的简陋行李箱、磨损严重的布鞋,生动再现了当年热血青年奔赴革命前线的场景。实践队队长李同学在参观笔记中写道:"这些实物比任何教科书都更有说服力,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信仰的力量。"
参观接近尾声时,一场意外的相遇为当天的活动增添了特殊意义。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实践队也来到纪念馆参观学习。两校青年学子在纪念馆庭院内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交流座谈会。长安大学的张同学分享道:"看到当年青年学子放弃优越生活投身革命,让我们思考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矿大王老师则从专业角度分析了统一战线工作的当代价值。交流结束后,两校师生在纪念馆门前合影留念,用镜头记录下这场跨越校际的红色精神接力。
当晚,实践队召开总结会议。队员们纷纷表示,第一天的实地学习让教科书上的历史变得立体可感。带队教师王教授总结道:"今天的参观只是开始,接下来我们要带着这些问题意识继续东征路的追寻:革命精神如何在新时代传承?青年学子该如何担当使命?"
据悉,该实践队接下来将循着当年东征路线,前往山西长治等地的革命遗址继续开展实地调研。这支由12名师生组成的队伍,将通过走访革命旧址、采访老战士、开展红色宣讲等形式,深入挖掘东征精神的时代内涵,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筑牢民族之魂。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支教实践队以蓬勃青春振兴乡村教育 7月11日清晨,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赴长武县“伴七彩假期 筑彩虹人生”暑期实践队整装启程,在能源化工学院学工办主任李鹏、辅导员常露及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刘嘉文的带领下,16名青春洋溢的学生志愿者
长安大学赴山西长治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参观学习 2025年7月12日,长安大学重走东征路,再铸民族魂暑期社会实践队抵达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正式开启为期一周的追寻红色记忆之旅。这座位于西安市北新街七贤庄的纪念馆,曾是中共中
三月是一个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更是一个讲文明、树新风的季节。为弘扬和践行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吹遍社区的每一个角落,3月5日,由陕能院团委发起,煤炭与化工产业学院承办,以“学雷锋 树新风”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咸阳市渭城区文苑社区开展。我
为进一步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和职称评审工作,3月3日下午,学院在崇文楼九楼第一会议室组织召开了“师资队伍建设与职称评审改革”教师座谈会。副校长梅创社、人事处处长殷锋社及来自各二级学院(部)的教师代表近30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参会各教学部门教师代表
3月4日上午,党委书记惠朝阳在崇文楼第一会议室主持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新学期首次专题学习会。会议通过会前认真自学、会上交流研讨的方式,加强理论学习,厚实理论功底,学出过硬本领,推动全校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参加学习,各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