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安交大科研人员在聚合物基固态电池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西安交通大学 2022-08-11 浏览:

聚合物基固态电解质(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s, SPEs)是克服液态金属离子电池安全问题并提升能量密度的潜在方案。然而,非反应性阴离子迁移导致SPEs的电流负载能力受到严重限制,使电池循环寿命急剧下降。对于离子迁移受限的无溶剂固态电解质体系,增强离子运动与能量转化过程相关性的策略具有关键作用。

受阴离子参与液体/凝胶系统电极反应的启发,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学院丁书江教授团队提出一种构建先进全固态电池的新型集成策略。团队采用阴离子受体材料聚乙烯二茂铁(polyvinyl ferrocene, PVF)作为正极,聚合物链上的二茂铁单元促使Li+与阴离子共同作为有效的电荷载体(图1)。由于具有高效的离子利用率,与常见的固态电解质(PEO-LiTFSI)匹配的Li||PVF电池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在100 μA cm-2 时具有107 mAh g-1的放电比容量,并在1000 μA cm-2下具有62.9%的容量保持;阴离子参与电极反应削弱了浓差极化对阳极的劣化的影响,构建的固态电池在300 μA cm-2下能够稳定循环超过4000次(图1)。该工作为先进聚合物基固态电池的设计构建提供了新思路。

图1 阴离子受体正极聚乙烯基二茂铁(PVF)的制备及Li||PVF电池的循环和倍率性能

以上工作以《以阴离子受体正极材料扩展聚合物固态电解质中的有效载流子》(Expanding the active charge carriers of polymer electrolytes in lithium-based batteries using an anion-hosting cathode)为题发表于《自然通讯》(Nat. Commun.)。该论文第一作者为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学院博士生孙宗杰,化学学院郗凯教授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

丁书江教授团队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离子导电聚合物的设计及应用,前期工作已在《材料化学A》(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和《纳米能源》(Nano Energy)等国际期刊上发表。


责任编辑:李峰
相关文章
应急知识进乡村,织密健康“防护网”

应急知识进乡村,织密健康“防护网”

为进一步提升农村居民卫生应急素养和自救互救能力,筑牢基层公共卫生安全防线。近日,陕西中医药大学“卫”民解毒科普宣传队走进西乡县鹿龄社区和柳树镇小龙村,开展“卫生应急素养进乡村”主题宣传活动,把实用、急需的健康知识和应急技能送到村民身边。 活

长安大学团队成功研发动态公路测载监管系统 赋能公路

长安大学团队成功研发动态公路测载监管系统 赋能公路

【通讯员:林志翔】 车辆超载是危害道路交通安全的“隐形杀手”——其不仅大幅提升桥梁侧翻、路面破损等道路事故风险,更曾诱发多起重大人员伤亡事件。针对当前公路测载领域存在的“动态检测难、数据精准度低、监管互联性差”三大突出痛点,长安大学团队聚焦

长安大学成功研发新型铝酸锶长余辉标线技术 助力机场

长安大学成功研发新型铝酸锶长余辉标线技术 助力机场

近日,长安大学公路学院与中国民航总局智能建设与维护重点实验室联合攻关,在机场道面标线材料领域取得重要技术突破。双方组建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基于铝酸锶(SrAlO:EuDy)的长余辉蓄能发光标线涂料,该涂料可显著增强标线在夜间及恶劣天气条件下的可视性

关于陕西大学生网首发文章向全网推送的通告

关于陕西大学生网首发文章向全网推送的通告

为便于陕西学子推广活动成果,经过陕西大学生网协调,现已开通站内新闻向外推送业务。 所有在本站发布的文章都可以向今日头条、搜狐新闻、百度新闻等国内知名媒体推送。具体情况请联系编辑。

陕西理工大学“汉风雅颂,薪火传芳”实践团暑期社会实

陕西理工大学“汉风雅颂,薪火传芳”实践团暑期社会实

青春作笔书汉韵 志愿为帆 守 文脉——陕西理工大学 “ 汉风雅颂 , 薪火传芳 ” 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2023年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汉中市博物馆时指出,要发挥好博物馆保护、传承、研究、展示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守护好中华文脉,并让文物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