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韩城600多年的花椒文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科学院赴韩城话剧汇演文化调研队前往韩城市桑树坪镇枣庄村椒户中深入调研。7月24日,团队在靳建军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一名农户的花椒田中进行实地调研。到达村庄后,一片片花椒田映入了眼帘,不愧韩城为“中国花椒之都”。近距离观察花椒,一簇簇,一串串,绿得发亮的果实,密密麻麻,挂满枝头,三五成群的椒农穿梭在花椒地里忙碌着。空气中全都弥漫着花椒诱人的香气。韩城大红袍花椒以“穗大粒多、色泽鲜艳、皮厚肉丰、香味浓郁、麻味适中”享誉中外。村长满脸自豪地向团队介绍韩城花椒是如何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花椒精油、花椒芽菜、花椒酸奶、花椒香皂等共7大类35个系列产品是椒户在专家的指导下所加工出来的产品,使得年花椒加工产值达5亿元,极大地增加了花椒附加值。团队品尝花椒酸奶后无意一不惊叹于国人的智慧。花椒酸奶既保留了酸奶原有的口感与功效,又有淡淡的花椒芳香。具有养胃驱寒,除湿健脾,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的功效。在调研过程中,团队在椒户的交流中了解到了花椒从采摘晾晒去叶去籽到成品干椒的过程和种植花椒的注意事项,并且进行了花椒采摘使理论知识应用到了实践。在花椒采摘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注意安全,花椒树枝上长有刺,在采摘过程中切勿使刺插入皮肤中。团队成员因此也脑洞大开:“是否可以研制出没有刺的花椒品种呢”。
(图片一)
团队成员在采摘花椒(摄影:张文举)
(图片二)
韩城花椒的形态(摄影:王雨虹)
(图片三)
调研队品尝花椒酸奶(摄影:石胜琦)
(图片四)
调研队在实践后交流感悟(摄影:刘国梁)
如何将 红色 教育的“盐”溶入学生成长的“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给出生动答案:让课堂行走起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该校 组织20余名受资助 学子 奔赴延安, 通过实地探访、情景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为受资助学子带来一堂生动的“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部署,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组织受资助学生代表前往延安市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弘扬延安精神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助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团在蓝田县前卫镇 大亮村 为当地儿童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团辅活动。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