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西安工程大学 参观学习金蚕文化
文章概述:
2023年7月17日西安工程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全体前往缫丝厂进行参观采访。在负责人的带领下,实践队员对缫丝厂的工作流程有了初步了解:拣剥-煮茧-缫丝-复摇-整理,每个流程对应一个操作车间,这些车间完美展示了从蚕茧到初级成品的加工工艺。
封面图:
文章正文:
西安工程大学赴石泉“访丝路之源,学蚕桑文化”暑期社会实践正在进行中。
2023年7月17日西安工程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全体前往缫丝厂进行参观采访。在负责人的带领下,实践队员对缫丝厂的工作流程有了初步了解:拣剥-煮茧-缫丝-复摇-整理,每个流程对应一个操作车间,这些车间完美展示了从蚕茧到初级成品的加工工艺。
(图为缫丝厂工作流程)
(图为工人剔除次茧)
参观五个不同工艺的车间,了解正在进行的生产任务,观摩从蚕茧到蚕丝的加工全过程,让实践队对缫丝厂运转模式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为了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当地蚕桑文化,负责人为队员详细介绍有关缫丝的历史渊源、工艺特点及其初级产品的应用范畴。
(图为实践队参观煮茧车间)
通过对工厂负责人采访,实践队了解了自2004年以来缫丝厂的发展与变化,发展至今,缫丝厂已然成为石泉县的一张靓丽名片。
(图为实践队采访缫丝厂负责人)
通过与缫丝厂工人的交流,实践队感受到缫丝工人对蚕桑产业由衷的热忱。他们自豪的向队员展示精湛的加工技艺,分享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取得的成果。工人们表示,缫丝是丝绸技术起源的关键,他们有责任传承和发扬缫丝文化的精髓。也正是工艺人们数十年如一日的执着和坚持,才能让缫丝产业这把火炬持续燃烧!
(图为实践队队员对缫丝工人进行采访)
活动结束后,队员纷纷表示收获颇丰。通过亲身体验,队员们掌握了一定的生产技能。他们也深刻认识到理论和实践的差距,未来的学习中,还需要更加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工人们对蚕丝产业的热爱与责任也深深感动着实践队员们,这份执着,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深刻影响着他们。作为时代新人,大学生们需要深植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观念,继承中国源远流长的工匠精神、精湛手艺,让中国制造、中国创造释放出更为夺目的光彩!
7月15日,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践队踏上征程,首日于兴义市扎实开展红色教育与非遗传承实践。青年学子以脚步丈量革命热土,用双手触摸文化根脉,于行走的课堂里淬炼初心、凝聚共识。 烽火威舍忆峥嵘,青春步履淬初心 实践队首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高质量发展,7月9日至15日,长安大学理学院“党建赋能·振兴乡村”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商南县青山社区开展社会实践。实践队围绕“红色教育、科技赋能、教育帮扶 、产业调研”四大主题,
“弘扬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专项 |延河星火:档案溯心,宝塔铸魂 追寻红色足迹,铸牢信仰之基。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指示精神,2025 年 7 月,西北大学“延河星火实践团”赴延安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7月15日,长安大学赴宁夏同心“踏寻红迹承初心,深耕乡土促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探访同心县红军西征纪念馆,陕甘宁临时政府旧址及烈士陵园,用脚步丈量传承,以实干浇灌振兴,让红色的种子在乡土
7 月13日,长安大学赴新疆乌鲁木齐、阿克苏地区“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在龟兹博物馆与龟兹魏晋遗址博物馆触摸千年文明印记,全方位感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随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