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农三下乡: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3-08-08 浏览:

作为一个本科专业并非与葡萄酒相关的大学生,凭借着一腔莫名涌动的对葡萄酒的我喜爱,我在好友的邀约下加入了我们这个有关葡萄酒行业的三下乡调研队。在此之前,我对葡萄酒的印象,只有宴席觥筹交错时分高脚杯中旋转的血红酒液,以及进入大学后在酒理满目琳琅品种酒间入口回甘的浅尝辄止。而这次深入乡间村镇的调研,远离城市喧嚣的饕餮盛宴与灯红酒绿,我脚踏孕育葡萄的黄土,见识到机械工厂中高如层楼般的发酵罐,繁而有序的管控系统,一同沉睡的橡木桶,以及一个个从业人士心中的蓝图伟梦......我品鉴到了一颗葡萄由诞生到摇身一变成为货架上包装精美的酒的一生。我不由得想起永和九年时,王羲之于兰亭写下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今时所见所感,虽世殊事异,可堪附庸右军之作,受益匪浅,满载而归。

 乘车去往无垠的葡萄基地,一下车,脚下这是河北怀来沙城的细腻松软沙土。葡萄架行列有序,行列间应是刚除过草,脚下绵软的触感令人沦陷。为埋土防寒,葡萄藤斜斜攀附在铁丝木架上,赤霞珠长势喜人,粘着蓝色波尔多液的肥嫩叶片下,是尚未成熟小巧可爱的碧色果实,做着沉淀的梦。同学向我介绍葡萄藤为了保养而需要进行的繁琐的修建维护,这些全是需要纯人工来一点点去做的。虽然我们在参观时没有没有见到工作人员,可如此广阔而又如此整齐的田野,已经静静地给我们展现了一批劳动者辛勤汗水耕耘出的结果。移步工厂,这是钢铁之森。承载着几十吨甚至几百吨的不锈钢发酵罐有两三层楼那么高,精密的仪器操控着化学反应,湿冷的环境让酒液沉沉欲睡,完成生命质的转变。地下垒起来的橡木桶,陈酿的芳香从木头的空隙间逸出,满室馨香。就是在这里,从马丁酒庄李总工的手中接过了我人生第一杯龙眼干白,奶油的香气至今唇齿留香,令人忘怀。

image.png

在怀谷酒庄品酒会曹销售向我们介绍怀谷酒时的如数家珍,在迦南酒庄董经理面对我们繁杂的提问解答时的事无巨细高瞻远瞩,在燕玛酒庄老板给我们回答自家酒庄的特色时那种十足的信心与对未来发展的期许,我能看到葡萄酒人对葡萄酒的赤诚之心与信念。这次体验不仅让我看见了一瓶葡萄酒的诞生之路,也让我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葡萄用时间酿成了酒,而他们用时间酿成了与葡萄酒永生难忘的故事。

    费孝通在所写的《乡土中国》中第一章乡土本色中曾道出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言明了泥土是乡下人的命根,土在中国文化非常重要,乡土中国开篇便阐明了作者的一个重要观点中国基层是乡土性的,基层就是最底层,底层往往代表着绝大多数的人,正如我这次去秦皇岛的酒庄中的所见,许许多多的基层群众造就了葡萄酒的醇香,每一瓶优质的葡萄酒的产生离不开每一个制作葡萄酒的人,从种植采摘在到发酵最后变成一瓶瓶的葡萄酒,每品尝一瓶葡萄酒便可从中品味到多层的韵味,我相信这也是葡萄酒广受人民心爱的原因。

     葡萄酒是一个极具文化属性的物品,如果拿葡萄酒与人相比,可以说世界上有多少种不同的人,就有多少种不同的葡萄酒。每一瓶葡萄酒背后都有其特定的背景,从生产国家到酒庄庄主的故事,从气候土壤的差别,到酿酒师酿酒技艺的高超或者拙劣,不同的文化有不同追随者,但一个文化的形成离不开背后的企业人,发展企业人的辛苦、不同职位人的坚守行业为周边乡镇带来的发展,一叶知秋中国各行各业发展正蒸蒸日上,从葡萄酒中便可窥见一二。

责任编辑:邢博瑶
相关文章
骏马蹄香处,试管藏佳酿 —— 西农葡萄酒学院调查队探

骏马蹄香处,试管藏佳酿 —— 西农葡萄酒学院调查队探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 “探麓新酿解语葡标” 调研队继续在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的调研行程,此次走进的是迦南美地酒庄。团队聚焦酒庄与 “马” 形象的紧密联系,深入探访其酿造车间与地下酒窖,并重点了解了酒庄颇具特色的 “试管酒” 这一小创新

西鸽酿大境,小酌藏巧思 —— 西农葡萄酒学院调查队探

西鸽酿大境,小酌藏巧思 —— 西农葡萄酒学院调查队探

近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探麓新酿·解语葡标”调研队继续深入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走进西鸽酒庄开展实践调研。本次探访聚焦酒庄规模化生产特色与年轻化新品创新,为理解产区多元化发展路径提供实践样本。调研队首先探访了西鸽酒庄的大型酿造车间

留世之根:砾石滩下的时光低语

留世之根:砾石滩下的时光低语

七月底的贺兰山缺,阳光总是格外慷慨。它毫无保留地倾泻在广袤的灰白色砾石滩上,蒸腾起一片氤氲的暑气,空气里弥漫着熟稔而亲切的葡萄藤清香——那是阳光与土地合奏的气息。我们怀着对风土纯粹魅力的追寻,步入了掩映于一片盎然绿意中的 蒲尚酒庄。 想象中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学院红岩实践团赴重庆白公馆等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学院红岩实践团赴重庆白公馆等地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李益熙 孙骏) 西安建大环境学院红岩实践团赴重庆白公馆等地解码红岩精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红岩党史学习” 暑期实践团奔赴重庆歌乐山,踏入白公馆、渣滓洞与松林

蒲尚留痕:砾石滩上的水影与藤语

蒲尚留痕:砾石滩上的水影与藤语

七月底的贺兰山缺,阳光总是格外慷慨。它毫无保留地倾泻在广袤的灰白色砾石滩上,蒸腾起一片氤氲的暑气,空气里弥漫着熟稔而亲切的葡萄藤清香——那是阳光与土地合奏的气息。我们怀着对风土纯粹魅力的追寻,步入了掩映于一片盎然绿意中的 蒲尚酒庄。 想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