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就业 > 就业指导 >

人大王琛莹:大学生就业辅导应从入学第一天开始

来源:互联网 编辑:佚名 时间:2015-04-27
导读: 临近毕业,不少大学生还在为一份适合的工作奔波着。大学生应如何提升自身能力、与职位需求相匹配?创业需要做哪些准备?...

——访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教授刘昕

王琛莹

原标题:大学生就业辅导应从入学第一天开始

   刘昕,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教授

  临近毕业,不少大学生还在为一份适合的工作奔波着。大学生应如何提升自身能力、与职位需求相匹配?创业需要做哪些准备?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教授刘昕,请他来谈谈目前大学生就业的情况。

  一些学生可以找到一份工作先干着,不要指望一开始就能找到好工作

  中国青年报:根据我们的调查,一些大学生放弃继续深造的机会,转而选择就业。您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刘昕:这里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近一年经济形势不太好,好的就业机会比较稀缺。很多本科生发现自己读研的师兄师姐找工作情况不如以前,所以抓住机会先就业,这样更稳妥一些。

  第二,从近几年的趋势来看,一些在国外读书的学生回国就业并没有太多优势。很多单位对海外人才的招聘也日趋理性,对“海归”的需求不像原来那么高,这些情况减弱了学生出去深造的意愿。

  第三,对研究生教育进行的改革,压缩了学术型研究生的名额,增加了许多类别的专业硕士,这让年轻人在工作后也可以继续深造,所以不少学生会先就业再读研究生。

  中国青年报:根据调查,现在有些普通院校的学生尚未得到签约意向和好的面试机会,您觉得原因有哪些?

  刘昕:需要注意的一个原因是,在之前的教育“大跃进”过程中,一些达不到大专或本科水平的院校盲目升级,让学生空有大专或本科学历,却没有相应的实际能力,但这些学生又期望有一个和学历相匹配的岗位,这就导致了就业期望值和实际情况的偏差。

  在实际就业中,用人单位会优先选择学校牌子硬和素质较好的学生。尤其是在高校聚集的大城市,大学生的供给是相对过剩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有些学生找不 到工作也是正常的。目前的经济形势不是很好,公司发展不快,业务和规模都不会有较大的扩展,建议一些学生可以找到一份工作先干着,让自己进入劳动力市场, 不要指望一开始就能找到所谓的好工作,这个难度是非常大的。

  中国青年报:一般企业比较看重毕业生的哪些素质?

  刘昕:除了学历之外,企业更看重毕业生的人品、工作动机、工作习惯。用人单位希望毕业生来了以后至少能有个半职业的工作状态,不需要从头一遍遍教,很快就能上手。工作态度认真、有进取心、积极性高,这些都会为毕业生加分。

  同时,沟通能力非常重要。比如说,有些学生很“机灵”。“机灵”的意思是指能够了解别人的想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对别人的需求做出反馈。除非是特别专业的职位,绝大多数企业在招聘时对专业知识的要求并不高。

  中国青年报:您认为大学生应如何让自身能力与求职岗位需求相匹配?

  刘昕:大学生的能力提升,不能全指望大学给予,还要靠家庭教育,小学和中学教育,还有学生进入大学后的个人成长,需要学生自己的领悟。

  我一直强调高校对学生的就业辅导不能到毕业时才开始,应该是从学生进大学的第一天就开始,告诉学生将来他有一天要走向市场、走向工作岗位。他们需要在 大学4年当中去锻炼相应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气质、思想意识和观念,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培养出来。反观现在一些高校的就业指导,绝大多数起步比较晚,等学生 大三、大四了才介入。这时学生在大学中最重要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只能急功近利地找工作、写论文了。

  多数孩子从小学一直到进大学之前,学习的目的都是为了考大学,进了大学之后就不知道该做什么了,不会聚焦到未来的职业发展。我们不仅应该教学生如何过好大学生活,还应该让他们多考虑未来的职业发展。

  大学生创业容易“成也同学败也同学”

  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许多大学生对创业有初步设想。您觉得目前的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有哪些影响?

  刘昕:我认为积极的因素是,时代在转型。互联网的发展让很多低端服务业,尤其是大学生之前不愿去做的基础产业发展了起来,能作为创业初期资本积累的方式。从市场的角度讲,创业的机会还是有的。

  但大学生创业也有很多不利因素。资金来源会存在问题。最重要的是,他们没有社会经验,对自己的生活管理可能都有问题,突然要和社会上的人打交道,能不能处理好也是一个问题。除非有特殊的条件、有比别人好的机会,否则我觉得刚毕业的学生一开始就创业并不是好事。

  因为刚毕业的学生没有经验,不了解一个企业从产生到发展到衰败是怎样的过程。若贸然去创业,很可能没折腾出名堂,也失去了到企业积累的机会,两边都顾不上。

  创业并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有时社会舆论把创业过于美化了,其实现在许多创业的项目处于一种快速产生、快速死亡的状态。经营企业有最基本的要求,不 是开发一个产品就一定卖得好。即使你有好的产品,但没有核心竞争力,大的资本一进入立刻就可以模仿你的产品。很多企业创业初始做一两件事很容易,但要持续 发展很难。

  我建议毕业生可以先到大的公司积累一段时间,学习如何沟通、如何做员工、如何做老板,这样自己在创业时才知道如何管理企业。如果投入不多,只是以玩票的心态来创业,可以试试。但是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挑战性就会很强,需要商业能力、人脉积累、沟通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

  此外,大学生创业容易找熟人朋友合作。这种同学型的创业企业很可能出现利益和想法的冲突,变成“成也同学败也同学”的局面。在处理内部人际关系时要想 清楚。同时创业要从基础现实做起,要想清客户、业务、现金都从哪里来,不要一下就“画大饼”说要上市。创业得先吃上饭再说。

  中国青年报:现在许多毕业生选择放弃北上广,回家乡就业。您对此有什么看法?您认为家乡城市在哪些方面可以为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就业环境?

  刘昕:首先,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房价高、生活压力比较大。现在的毕业生想通了,不愿意一开始就为房子而奋斗。其次,这些大城市的户口政策,尤其是北京, 对外地的学生实际上是一个挤出的政策,并不鼓励他们留下。再者,目前全国城市化步伐加快,不少省份的中小城市发展规模已经比较大。互联网、物流和交通的发 展,使得城市间差距在缩小。有些学生发现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见到的东西,在二三线城市比较缺乏,他们可能选择回乡创业来填补这些空白,这是个很好的倾向。

  现在不少省份也出现“人才回流”的热潮,很多已经在北上广工作的人在往回走。因为当地房价便宜,他们有自己的家庭和社会关系作依托,工作生活也更便利一些。

  在就业环境方面,家乡城市最需改变的,还是政府和市场环境的问题。越是落后的地区,政府观念越落后,开放度比较差,办事的方式也比较官僚,效率比较 低。在北上广学习和工作过的大学生,已经习惯了大城市的游戏规则和与高素质的人打交道,突然回到较落后的环境中会有一种失落感和沮丧感。

  地方政府应在促进经济发展、为大学生提供较好的创业环境方面有所改进。先将国家应有的政策落实,还要有扶持中小企业的创业环境。目前中国的中小企业扶 持政策是比较虚的。对于处在创业期的小微企业,除了税收和注册审批方面的优惠外,还应在劳动政策和其他政策方面给予适当的鼓励,为他们提供相应的资金支 持、咨询服务等优惠措施。不仅要保证他们“生出来”,还要保障他们“长得好”。

责任编辑: 佚名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