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学子三下乡:重温山海之情,观察发展成就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民国情,切实体验脱贫攻坚伟大历史成就。长安大学赴宁夏银川“重温山海之情·观察发展成就”暑期社会实践队于2023年7月9日至12日开展实践活动。
了解宁夏历史,坚定文化自信
7月9日下午,实践团队踏上了前往宁夏博物馆的路程。实践团队先后参观了“石刻史书—宁夏岩画展”、“朔色长天—宁夏通史陈列”、“红旗漫卷—宁夏革命文物陈列”、“天下黄河富宁夏—宁夏民俗陈列”等基本陈列,了解了宁夏发展历程、民俗文化、特色文化资源,体验了独特的地域文化,感受了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翻天覆地变化。
在参观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们深入了解了宁夏博物馆三大镇馆之宝。鎏金铜牛雕像展现了华夏文明的瑰丽和雄伟,力士志文支座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而胡旋舞石刻墓门则展现了民族舞蹈的美妙和热情。这些珍贵的艺术品不仅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积淀,更亲身体验到了这片土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惊人变化。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宁夏博物馆文物。
倾听奋斗历史,重温山海情深
7月10日上午,实践团队怀着满腔期待来到了闽宁镇镇史馆。闽宁镇是电视剧《山海情》的故事发生地和拍摄地。1996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重大战略部署,决定由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由福建和宁夏的简称命名的闽宁村由此建立。随后,来自“西海固”地区的6.6万名移民群众分批次搬迁至此,闽宁村发展成闽宁镇。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闽宁镇走出了一条东西部协作的脱贫之路,成为全国脱贫攻坚的楷模。
镇史馆里展示着闽宁镇发展变革的壮丽画卷,以及闽宁两省协作扶贫20余年的光辉历程。这些展示生动诠释了移民建设美丽家园和追求幸福生活的伟大精神和奋斗历程。随着讲解员的引领,实践队员了解了闽宁镇的历史起源、闽宁两省对口协作机制以及特色产业等基本情况。通过观看视频、阅读文字和浏览图片,他们感受到闽宁镇是如何由“干沙滩”一步步变成了如今绿树成荫、良田万顷、经济繁荣、百姓富裕的“金沙滩”。站在展示屏前,他们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宁镇发展过程中发表的重要讲话和指导意见。通过了解习总书记在宁夏的足迹,他们深刻地认识到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重大战略意义和“闽宁模式”的优势。
最后,实践队员通过了解闽宁镇的特色种植产业、养殖产业、光伏产业、和葡萄酒产业等,进一步感受到了闽宁镇在居住环境、乡风文明、特色产业等方面的发展变化。闽宁镇的脱贫成就令人鼓舞,激励着人们不断前进。参观结束后,他们站在镇史馆前,重温入党誓词。团队成员纷纷表示,将学习闽宁人民团结一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务实进取的精神。
图为实践队员感受闽宁镇的发展与变迁。
创新电商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7月10日下午,实践团队前往禾美电商扶贫车间进行参观调研。该车间位于福建省闽宁镇的原隆村,是一个集生产加工、线上线下销售、品牌培育、就业服务、创业孵化、技能培训于一体的电商扶贫示范基地。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参观了筛选车间、包装车间、电商直播间等。值得一提的是,该车间销售的商品涵盖大部分宁夏和福建两地的特色产品,如宁夏的枸杞、山羊奶、八宝茶,福建的银耳、菌菇、橄榄、海产品等。该车间还与快手、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积极合作,通过创造就业机会和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将宁夏和福建的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为闽宁镇的精准脱贫事业做出了贡献。
妇女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对象,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该车间的员工90%为女性,她们中大多是来自当地的农村妇女,在镇政府的帮助下,他们通过接受电脑操作、普通话、直播等方面的培训,从车间的分拣工、包装工逐渐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电商达人。据工作人员介绍,通过“闵宁巧媳妇儿”直播间等电商平台,每天在车间打包发出去的商品可以达到上万件。
随后,实践团队成员品尝了山羊奶等特色农产品,并在“闽宁巧媳妇儿”直播间体验了直播带货的乐趣。恰逢全国台联第二十届台胞青年夏令营的成员也来到禾美电商扶贫车间,团队成员还与来自台湾的大学生进行了交流,并互相分享了实践过程中的经历与感受。
参观禾美电商扶贫车间后,团队成员在原隆村广场随机采访当地住户。在交流过程中,团队成员了解到,曾经生活在宁夏南部山区的人们过着贫困的生活,饭碗没粮食,火炉没柴火,水缸里没水,身上没衣物。然而,在东西协作扶贫政策的帮助下,政府在闵宁镇修建了安置房,并逐渐完善了电网、道路、广播电视、太阳能等基础设施。周边村民的生活真正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特”的转变。
图为实践队员查看当地特色扶贫产品。
追忆山海携手,感悟奋进历程
7月11日上午,实践团队前往赵鸿文化大院重温电视剧《山海情》的拍摄场景,进一步感受闵宁镇的发展与变革。据了解,赵鸿文化大院由电视剧《山海情》中村民马洪的扮演者打造,在电视剧拍摄结束后,他收藏了剧中的大部分道具,利用自家的空地,复原了电视剧中金滩村村牌等部分场景。
在参观过程中,团队成员观看了电视剧《山海情》场景搭建以及拍摄时的照片资料,在大院剧场中重温了电视剧《山海情》中的片段,随后参观了水花杂食店、李大有家、马喊水家、蘑菇棚等剧中场景。通过近距离触摸大院中的道具以及老物件,再与闽宁镇如今绿树成荫、道路宽阔、红砖绿瓦的场景相对比,团队成员进一步感受到了闽宁拓荒者们勇闯敢为、吃苦耐劳、团结一致的精神以及援宁队伍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山海情》拍摄地。
整合优势资源,赋能乡村振兴
7月11日下午,实践团队前往宁夏银川闽宁镇新镇区的贺兰红酒庄进行参观学习。实践队员们依次参观了酿酒车间、地下酒窖、葡萄酒品鉴室、会议中心、下沉式广场以及闽宁阁等,近距离观看了葡萄酒酿造设备,了解了葡萄酒酿造流程、发酵技术、品牌价值以及行业前景等相关知识。
在参观过程中,实践团队登上位于酒庄中心的闽宁阁。俯瞰底下的景色,整个闽宁镇新镇区展现在他们眼前。葡萄藤在微风中摇曳着,犹如一片绿色的海洋。阳光照耀下,房屋矗立在绿树丛中,道路纵横交错,车辆行驶顺畅。这美丽的景色让人感慨万分。葡萄酒产业如今已成为带动闽宁镇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不仅可以带动当地村民就业,还在传播葡萄酒文化和推广葡萄酒品牌价值的同时,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持。
图为讲解员向实践队员介绍特色葡萄酒。
闽宁镇取得的脱贫成就令人鼓舞,激励着人们继续前进。团队成员纷纷表示,将学习闽宁人民团结一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务实进取的精神,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立足实际,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推动乡村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图为实践队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