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赴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
红船载梦,巨轮远航,为探寻更深层次的延安革命精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暑期社会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于8月19日前往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延安革命纪念馆和王家坪革命旧址调研学习。
图为实践队员合影
在调研学习的过程中,实践团成员对红色革命历史有了更深的感悟。此时此刻,红色精神不再只是课本上的知识,更是青年人红色血脉的觉醒和学习生活的行为准则。跟随红色脚步,实践团来到延安革命旧址,聆听那些人们的故事,体验当时革命之践行,实践成员们更加懂得了伟大革命精神背后的艰辛不易。
图为实践队员学习了解红色产物
图为延安革命旧址
接着,实践团来到王家坪革命旧址,重温红色历史。王家坪位于延安城西北方向,党中央进驻延安后,军委和总部机关在这里领导根据地军民坚持了八年抗战。如今,延安当地人民通过文创产品,教学剪纸的传统技艺,以自己的方式传承着共同的延安精神。实践队员们通过和工作人员学习当地传统技艺文化——剪纸以及剪纸背后的历史故事,实践团深深感受到延安文化的深邃奥妙。
图为实践队员与当地工作人员学习剪纸文化
图为实践队员体验剪纸
在王家坪革命旧址,实践队员通过聆听几位革命老兵的后辈讲述当时革命故事,当看到红军战士前赴后继、无畏艰险的忘我精神,前来每一位实践队员都深受感动。如今,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他们仍然留在延安这片土地上,向到来的每一位后辈继续传播着延安精神。问起他们对大学生有什么期待和寄语时,他们笑盈盈地说:“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要念好书,肯吃苦”,听完先生们的教诲后,实践团成员通过留下印章来表达对延安革命精神的敬意。
图为实践队员在记录本盖印章
重走延安革命路,最后听听实践队员们的声音。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看着一张张泛黄的照片时,我才领略到它的历史和精神是多么的丰饶和厚重。王家坪旧址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见证者,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它见证了中国革命发展的阶段,参观王家坪旧址,感受红色故事,是一堂丰富的党史学习教育课堂。(宋真伊)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和王家坪的调研实践中,我通过丰富的人物模型、历史图片、翔实的文字深刻的了解了延安精神,它是实事求是的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南泥湾精神、白求恩精神、张思德精神、延安整风精神、延安同志们精神、劳模精神是对延安精神生动的诠释。当年延安精神指引着革命打下江山,今天我们更需要将他发扬光大!当年延安精神指引着革命打下江山,今天我们更需要将他发扬光大!(程玉瑶)
延安革命纪念馆内浓缩了一个时代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以文字、图片、旧物、影像等形式展示到我们面前。我在纪念馆中驻足,看见玻璃柜里,那些黑白斑驳的老照片、纸上有力的文字和带着岁月痕迹的英雄纪念章,仿佛能听见前人的话语。在这一个个载体中,历史的厚重感和革命的力量感有如星星之火,代代延续,时至今日,仍然留存着,当我们青年人再度翻阅这段历史,这把革命之火就会在我们心中熊熊燃烧。(陈佳蕾)
图为实践队员在王家坪革命旧址合影
延安红色之旅深深地触动了团队中每一位同学的灵魂,深切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孕育的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艰苦时期,延安军民不仅没有被打垮反而铸就了铁骨铮铮、艰苦奋斗的精神。红米饭、南瓜粥,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军民团结一心,共渡难关。在生活上,如今的人们虽然已经告别了那个生死考验的革命年代,但是依旧不能忘记“生于又换,死于安乐”的古训,还要保持这种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不铺张浪费,不让奢靡之风霸道而行。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孕育出的伟大精神,激励着广大青年学子扎根人民,奉献国家,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