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外学子三下乡:大美高西沟 大好精气神
2023年7月17、18日,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枫火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走进千年古县米脂,走进最美高西沟,为探寻美好足迹,队员们奔赴在路上,实地考察美丽的高西沟。
2021年9月13日至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陕西省榆林市考察。在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考察调研时,习近平指出,高西沟村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你们坚持不懈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与时俱进发展农村事业,路子走的是对的。要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高西沟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高西沟四任支部班子三代人的奋力拼搏,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积累形成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高西沟精神”,即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尊重规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创新理念,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民主作风。高西沟精神高西沟作为生态建设的一面旗帜,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了“综合治理,保证水土不流失;打坝淤地,保证退耕不反弹;多种经营,保证收入不减少”的治理经验。其治理经验生动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新时代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和样板。
图为高西沟村四人领导班子的展板 中国青年网 通讯员 李笑 供图
高西沟是新时代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活教材”。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必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为宗旨,继续弘扬“高西沟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水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米脂县高西沟村党支部“四任班子三代人”,发扬愚公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征山治水、改造家园,把一个环境恶劣的穷山村治理成了山清水秀、村美人富的“陕北好江南”,走出了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被誉为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高西沟村党支部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去年8月,米脂县高西沟村党支部当选陕西省第八批“三秦楷模”。米脂县高西沟村党支部带领全村百姓坚持不懈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与时俱进发展农村事业,走好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努力建设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让“绿水青山”变成真正的“金山银山”,也让高西沟这面光辉的旗帜更红更亮。经历过征山治土的老人说,树、梯田、坝地是高西沟村的三样宝。但是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班子看来,高西沟村真正的宝,是60多年来艰苦奋斗、勇于探索的高西沟精神。
近年,省政府公布了17处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米脂高西沟水保生态展览馆位列其中。近年来,米脂高西沟村获批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姜良彪说:“现在的高西沟村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要入党,先种树。村上新发展的党员必须至少栽植100棵树苗,且要保证存活率在90%以上。种树是为了让村上新发展的党员亲身体验老党员们当年植树造林的艰辛,提醒他们不要忘记高西沟村过去的艰苦。”
米脂县高渠便民服务中心副主任牛菊曾经是高西沟村的大学生村官。十年如一日的坚守,高西沟精神伴随着她成长,也给予她力量。她说:“我也曾动摇过,想过离开还是坚守,但是只要抬头望向远山,满眼绿意又让我坚定了坚守的信念。在高西沟,我时刻提醒自己现在的山清水秀是前辈一锨一铲建设出的,只有多干事、干实事,才能把高西沟精神弘扬下去。”
图为队员们在高西沟村生态水保教育基地的留念 中国青年网 通讯员 李嘉欣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