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西建大学子赴南京市高淳区新四军军部旧址开展实地调研活动

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编辑:董妍 时间:2023-09-07
导读: 红色文化遗产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为了用好南京红色资源,寻访英雄南京红色记忆,讲好南京红色故事,感悟革命历史文化,传承新四军红色精神,激发实践团成员坚定理想信念,8月 9 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赴南京市高淳区新四军军部旧址开展实地调...

红色文化遗产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为了用好南京红色资源,寻访英雄南京红色记忆,讲好南京红色故事,感悟革命历史文化,传承新四军红色精神,激发实践团成员坚定理想信念,8月9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赴南京市高淳区新四军军部旧址开展实地调研活动。通过参观这一红色展览,实践团对新四军红色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理解了伟大精神铸就伟大时代。

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旧址,位于高淳区淳溪镇中山大街东端,原为吴氏宗祠,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为前进戏楼,中进享堂,后进祭殿,是新四军一支队开辟茅山根据地挺进苏南的第一站。

革命的丰碑立于岁月长河,铭记着英烈们的无私奉献。在高淳老街里的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纪念馆展厅中,大批图文资料及战斗史料被陈列出来它们生动地再现了新四军一支队在司令员陈毅的带领下,经历茅山、越过封锁线,渡过固城河并最终抵达高淳的情景,其中,董全美护理新四军伤员的故事、高淳四农民抬着“土坦克”支援战斗的故事、革命妈妈胡巧云的故事体现了军民鱼水情、共抗敌寇的精神风采。同时,陈毅将军东征时留下的《东征初抵高淳》诗篇,仍清晰可见。这一段历史成为了当时的人们积极开展抗日活动的基础。通过重温这一段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四军光辉战斗历程,实践团对共产党员无畏牺牲、英勇奋斗的伟大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

图片.png


图为图文资料。

此外,馆内还陈列着大量当时抗日军民使用的大刀、长矛、机枪以及缴获的日本军刀等物品。这些珍贵的照片和历史文物,直观地展现了老一辈党员们前赴后继的峥嵘岁月,让实践团成员们纷纷感慨如今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

图片.png

图为历史文物。

展厅的中后部,有一座陈毅将军的雕塑。雕像庄严而肃穆,以陈毅将军身着军装的正面形象为基础,神态坚毅凝重,展现出他作为一名优秀军事家和革命家的威严与坚定。雕像高大挺拔,雕塑精细,充满力量感。铸造工艺精湛,栩栩如生地刻画了陈毅将军的面容和服饰细节。整体塑造简洁大气,彰显了陈毅将军的伟大功勋和革命情怀。

图片.png

图为实验团认真观展。

在实践过程中,成员们充满求知的精神,对写出来的相关革命历史进行了仔细的调查和考察。实践团整理了关于新四军军部旧址的相关信息,并在交流历史背景等相关信息的过程中,深入了解了背后所蕴含的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不仅完成了对整个苏南地区的新四军军部旧址的调研总结,还在实践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了解了革命文化、革命精神和革命历程。最终,实践团成员们深刻认识到“革命的力量源自人民,革命的力量无坚不摧”的伟大内涵,并加强了对革命思想的认识。

在本次的实践中,实践团成员前往南京市高淳区参观了革命址,倾听了革命故事,实地考察了革命历史,理解了革命精神。当曾经只存在于书本上互联网上的抽象历史故事以实物的形式真真切切地呈现在所有人面前时,每个成员都被其中所蕴含的风霜雨雪和艰苦卓绝深深地震撼了,也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惧一切困难英勇向前奋进的磅礴伟力实践团充分认识到革命成果的来之不易,并决定要继续发扬和传承伟大的革命精神,为实现国家的强盛梦想而努力奋斗终身。

革命的脚步不停歇,革命的意志永不熄灭。通过这次参观和学习,实践团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强烈地感受到中国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为日后更好的宣传和弘扬红色精神奠定了坚实基础。实践团成员纷纷说道,通过开展党史教育、缅怀革命先烈,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了,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添砖加瓦,传承英烈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责任编辑: 董妍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