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陕理工退役大学生赴陕南战役红四方面军军指挥部旧址

来源:陕西理工大学学生工作部 编辑:王磐 岳亮 时间:2023-08-16
导读: 回溯峥嵘岁月 缅怀革命英烈 体验红色之旅 感悟初心使命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陕西理工大学退役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赴汉中市勉县武侯祠陕南战役...

回溯峥嵘岁月 缅怀革命英烈

体验红色之旅 感悟初心使命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陕西理工大学退役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赴汉中市勉县武侯祠陕南战役红四方面军指挥部旧址开展汉中红色文化寻访之旅。

1b82f876bf4ea0af19651ab18fb9cbbf.jpg

(全体人员在红四方面军陕南战役纪念馆前合影)

岁月峥嵘,砥砺前行。

在蒙蒙细雨中,我们来到了位于汉中市勉县诸葛古镇武侯祠内的陕南战役红四方面军军指挥部旧址,了解到这次战役是红四方面军为掩护中央红军向西转移发动的一场牵制性的大规模战役,为红四方面军长征和中央红军入川北上创造了条件,有力地支援了长征途中的中央红军,揭开了红四方面军长征的序幕,策应了已进入陕南商县一带的红二十五军。

c9f85faa60008f2561e2a10900697438.jpg

(队员延禹衡给全体人员分析红军用过的地图)

在讲解员延禹衡的讲解带领下,大家缓缓走进指挥部旧址,“指挥室”、“警卫室”、“机要室”等带着紧迫感的文字仿佛又把我们带回了那个充满革命烽火的年代。在旧址中,徐向前,王树声,两位革命将领的卧室十分简单,一张木头桌子,一张由竹竿作为床板,茅草做为床垫的破床,很难想象革命先辈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中赢下了我们的未来。在卧室的旁边便是指挥室,看着老旧的军用地图,我们似乎又看到了当年他们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英姿。

9e26bce35933bd4b478ec7430c1f8f03.jpg

(队员高艳龙、刘晨伟正在参观学习红四方面军的历史)

旧址中陈列的武器装备,都有着浓重的历史,上面每一道划痕,每一条裂缝,都沾染着革命先辈的血汗。我们作为退役士兵,深深的体会到我们党从时代的泥沼中一步步发展壮大的不易,但这也证明只有一心为人民的政党才能勇立时代的潮头。

0b0853344fffdeba7750f00160d859a2.jpg

(全体人员在指挥室认真聆听红军走过的光辉历程)

这间屋子讲述了当年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发展情况。看到人民组织的大大小小的游击队遍布陕南,多的一百多人,少的仅有7人。在当时,就如同无数的星星之火,照亮了陕南的天空,也照亮了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希望。

1372357fac8590c3517dd235a7e6866f.jpg

(退役大学生正在机要室了解沙盘)

0ae9c2518e66f26047d84d9df4c05783.jpg

(全体人员在红四方面军陕南战役纪念馆前合影留念)

在武侯祠前,队员张国荣说:“也许战争的硝烟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作为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我们要传承先辈们无畏艰险,不怕困难的精神,立足本职,做出自己的一份事业!”

作为中华儿女的一员,红色血脉永远流淌在青年的血脉里,历史的接力棒终将交到我们年轻人手中,当代青年任重而道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看今朝!





责任编辑: 王磐 岳亮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