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三下乡:寻脉非遗,“遗”脉相承

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编辑:屈露欣 时间:2023-08-16
导读: 为开展关于非遗文化传播机制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7月2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灞桥区、新城区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7人去往西安市碑林区永兴坊,探寻非遗文化的主要宣传方式。 图为实践团合照 永兴坊依托陕西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将非遗文...

为开展关于非遗文化传播机制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7月2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灞桥区、新城区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7人去往西安市碑林区永兴坊,探寻非遗文化的主要宣传方式。

image.png

图为实践团合照

永兴坊依托陕西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将非遗文化和美食相结合,通过深入挖掘非遗美食与传统文化,从而打造全国首个以“非遗美食文化”为主导的街区。这也是实践团成员选择永兴坊作为实践目的地的原因所在。

本次实践活动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参观陕西非遗戏曲博物馆、采访皮影戏表演师傅和向游客朋友发放调查问卷。

进入陕西非遗戏曲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有关秦腔表演的服饰和展品,每一件精美的展品背后无不展现着手艺人执着专注、一丝不苟、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团队在博物馆中还听到《西游记》里三打白骨精的片段,看着幕布上舞动的皮影,童年记忆涌上心头。但相较于阅读书籍,皮影所展现的故事使小说人物更加立体,故事本身也更加精彩。

image.png

图为老师傅在幕后控制皮影

随着这场皮影戏的落幕,实践团成员对皮影戏的助理老师进行了访谈,并邀请其填写了问卷。

image.png

图为实践团邀请助理老师填写问卷

在交流过程中发现,当前观看皮影戏的人较少,皮影戏所讲述的传统故事很难吸引游客观看,因此皮影戏要想在当代社会重新焕发生机必须与时俱进,在传承上创新,与当下数字媒体结合,进行多方面宣传。

随后实践团成员向游客发放调查问卷。团队成员在进行数据整理的过程中发现,多数游客表示来永兴坊的目的是了解非遗美食及文化,有少部分游客表示是为了观看皮影戏,并且大多数游客是通过新媒体等网络媒介了解到永兴坊,了解到皮影戏,是慕名而来的。因此,加强非遗文化在数字媒体上的传播是不可或缺的传播非遗手段。

image.png

图为实践团成员邀请游客填写问卷

实践团成员通过倾听师傅的经验分享,了解了皮影不为人熟知的另一面;观看戏曲服饰等的展出,惊叹于手艺人的工匠精神。传承非遗文化不仅仅是加强非遗宣传,更需要鼓励更多人参加非遗保护,营造全社会保护非遗,重视非遗人才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 屈露欣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