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学子三下乡:致敬时代楷模,弘扬下庄精神
“绝壁上打响了抗争命运的第一炮,山坡上种下了向往美好的第一棵苗。 不信天,不认命,你这硬实的汉子,终于带着乡亲们爬出这口井。 山到高处你是峰,路的尽头是家园。”这是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当选202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
为学习和传承“当代愚公”毛相林精神,凝心聚力共筑乡村振兴。7月14日,长安大学赴重庆巫山“重温涅槃之路·再渝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当代愚公”毛相林的故乡,实地调研并拜访“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毛相林,深刻感悟老支书毛相林坚守初心、忠诚为民的政治品格,勇于担当攻坚克难的优良作风,苦干实干的奋斗精神、公道正派、克己奉公的清廉品德。以榜样的力量带领新时代青年完成自我升华,将先辈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历史不负开路人,时代不负追梦人
“抠也要为子孙后代抠出一条路来”,实践队通过前往下庄天路实地考察了解到毛相林在1997年带领乡亲们自筹资金,花费整整7年时间,带着钢钎、铁锤、锄头、撮箕,一锹一铲,以先后6人付出生命为代价,在万丈绝壁上凿出8公里长的绝壁“天路”,老下庄村坐落在大山深处,被“锁”在由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巨大天坑中,从“井口”到“井底”,垂直高度1100多米,环境极其恶劣,在没有机器的帮助下,这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工程。
图为下庄村的绝壁天路
在下庄人事迹陈列馆,实践队员了解到老下庄村四周绝壁合围,外出只有一条在绝壁上的羊肠小道,到县城要走3天,全村的生产生活物资全靠背篓背进山,村民生活条件异常艰苦。1997年,时任下庄村党支部书记的毛相林在县里参加干部班培训时,看到原本封闭落后的邻村如今家家电灯亮、户户电视唱、路上汽车忙的景象,深受刺激,下定决心修路,带领村民走出贫困。
图为下庄人事迹陈列馆内讲解员为实践队讲述毛相林首次修路的故事
下庄“天堑”变“通途”,希望之路承大道
“凡事只要肯干,没有迈不过的坎”。在党性教育课上,毛老向实践队成员们讲述了修路从开工到建成历时7年修渠的艰辛历程。毛老坐在“愚公讲堂”下,回忆了修下庄天路的故事。1997年,毛相林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他提出要修一条出山路。“咱不能一直当穷汉!”在村民大会上他给大家鼓劲:“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这辈人修不出路来,下辈人接着修,抠也要抠出一条路来!”会上,毛相林带头签下了一份“生死状”,誓言“路不通,不罢休”。修路远比想象的难。四周岩壁陡峭,很难找到落脚之地,胆子大的腰系长绳站在箩筐里,吊在几百米高的悬崖边钻炮眼,先炸出一小块立足之地,再用锄头、钢钎和大锤,一块一块把石头凿下来。“下面就是万丈悬崖,并且上面还在落石渣。毛书记第一个往前冲,把险排好,腰上系着一根绳子,老百姓就跟着他下去了。”当年参与修路的村民杨元鼎说。这一修,就是7年,期间有6位村民先后为修路献出生命。在安葬村民黄会元的葬礼上,毛相林声音颤抖着问大家:“如果再修下去,可能还要死人。今天大家表个态,这路到底修还是不修?”“修!”有人大声吼道。回应的人,正是黄会元的父亲黄益坤。在场所有人举起了手。就这样,2004年,一条8公里长、2米宽的机耕道,终于在绝壁上修通了。
图为毛相林爷爷在下庄村愚公讲堂为实践队员上党性教育课
实践队员跟随毛相林爷爷调研曾经修筑下庄天路的修路队长,了解下庄天路修成的艰辛历程。
图为残疾的下庄天路修路队长为实践队员讲解修筑天路故事
天路修成把电通,幸福之源传下庄
“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辈人过上好日子。”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转引毛相林说给乡亲们的这句话,点赞这种自立自强、苦干实干、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的奋进精神。
“加油干,把下庄建设好,发展好!”从北京回到下庄,毛相林第一时间传达了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乡亲们深受鼓舞,铆足干劲继续奋斗。
“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发扬新时代下庄精神,做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还要为下庄明天再干几年”,在与实践队交流中毛相林向实践队员们展现了他的“五年计划”,他计划在下庄村修索道、建广场、设夜景,让来到下庄村的游客不仅有的吃、有的住,也要有的看、有得玩;让下庄村的居民的生活丰富起来,有自己的休闲娱乐设施。在最后,他给予实践队员们谆谆教诲,希望他们好好学习,将来能够报效国家、为社会和人民做出贡献。
图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为毛相林颁奖并合影
毛相林为实践队员张同学讲述了下庄村近年来的发展。“下庄村百姓以前只能种种地,现在特色产业、旅游,样样都做得很巴适。”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说,下庄村从村口到村里落差达1000多米,以前仅靠绝壁上的一条小路出村。如今,村里人开凿出山路,路通了,在当地就业的机会来了。“扎染人才重拾技艺,开起扎染手工艺坊;村民可以在民宿客房部做卫生、去食堂帮厨、当讲解员,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下庄人的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精神面貌越来越好。”毛相林说。
图为实践队员张同学与毛相林合影
向党于心开天路,实践于行促振兴
毛相林带领下庄村民勇凿“天路”进而带领村民实现整村脱贫,展现了一名老党员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因为为民,让毛相林瘦小的身躯高大起来;因为为民,让毛相林的精神世界博大起来;因为一心为民,毛相林终于带领下庄人开通“天路”走上了康庄大道。只有坚守为人民谋福利的初心,我们开展起工作来才能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众志成城,快步迈向幸福的明天。“脱了贫还要加油干,实现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精神不能丢!”带领下庄村村民出8公里“绝壁天路”的毛相林,谈起发展干劲十足。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好日子都是奋斗出来的。面向未来,仍需激扬精气神,采取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在新起点上接续奋斗。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抱定“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以更坚定的信念、更旺盛的斗志、更昂扬的姿态投入乡村振兴伟大事业,才能把美好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
图为下庄人事迹陈列室内毛相林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奖章
图为下庄人事迹陈列室内毛相林荣获“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奖章
青山不负英雄志,流水有情入心田。毛相林艰苦奋斗,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带领下庄人民脱贫致富的动人事迹感动全中国。实践队员深受毛相林老支书“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坚韧的鼓舞,认识到走好新时代长征路,首先要珍爱家人,团结亲人,爱岗敬业,爱党爱国,而且要埋头苦干,踏实工作,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守好底线,把握好人生观,争当模范,敢于斗争。不放弃肯坚持,有担当敢作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们不禁感慨毛书记的人格与精神,他对下庄村的坚守,成就了一斧一锤的桃花源,绘就了村民幸福的蓝图,也为更多山村的乡村振兴之路提供了参考价值及无限可能。
图为实践队员与毛相林在愚公讲堂前进行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