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循声觅道,普语万家”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社会实践团

来源:西安科技大学 编辑:李泽欣 时间:2024-07-24
导读: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为深入了解乌兰察布市化德县德包图村的发展现状,助力乡村振兴,推动普通话的普及,人文与外国语学院“推普入蒙地,乌盟看振兴”社会实践团于 7 月 16...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为深入了解乌兰察布市化德县德包图村的发展现状,助力乡村振兴,推动普通话的普及,人文与外国语学院“推普入蒙地,乌盟看振兴”社会实践团于 7 月 16 日赴德包图村开展了“循声觅道,普语万家”实践活动。

德11.jpg

实践团首先与学校领导和德包图村的村干部进行了深入访谈。通过交流,了解到德包图村近年来在农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村干部表示,普通话的普及对于村民与外界的沟通交流、农产品的销售以及乡村旅游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德22.jpg

随后,实践团参观了村里的电商直播间和农牧业产品展示区。电商直播间为当地的农产品销售提供了新的渠道,但在直播过程中,普通话的运用不够标准和流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销售效果。农牧业产品丰富多样,包括特色农产品、养殖的牛羊等,但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仍有待加强。


德77.jpg

德33.jpg

最后,实践团学生分组进行访谈和调查问卷。通过与村民的交流,了解到他们对普通话的认知和使用情况。大部分村民能够听懂普通话,但在日常交流中仍习惯使用方言。同时,村民们对乡村振兴战略充满期待,希望能够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等方式提高生活水平。

德44.jpg

德55.jpg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让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了农村的发展现状,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通过推广普通话,为乡村振兴贡献了一份力量。然而,我们也意识到,乡村振兴和普通话普及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关注农村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 李泽欣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