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长安大学: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来源:长安大学 编辑:陈楠 时间:2024-07-24
导读: 7月21日,长安大学“路桥畅通促发展,白山黑水筑新章”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和罪证陈列馆,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缅怀先烈、致敬英雄。...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年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厚植爱国主义情怀。7月21日,长安大学“路桥畅通促发展,白山黑水筑新章”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和罪证陈列馆,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缅怀先烈、致敬英雄。

f701959b94b77a25091b7606944a745.jpg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

   “731部队”全称日本关东军驻满洲第731防疫给水部队,是日军侵华期间的一支细菌战部队,他们在现哈尔滨平房区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活体实验,无数无辜的生命在这里惨遭杀害。罪证陈列馆里一件件珍贵罪证文物向世界真实地还原了侵华日军进行人体实验和细菌战的反人类罪行,更无时无刻警示着我们,只有国家强大,才能避免历史的悲剧重演。 

6df47e63688e9e0c17466429f433f4c.jpg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

进入罪证陈列馆前,实践队员全体肃立,庄严肃穆,带着准备好的鲜花,排好队站在纪念碑前。“亲爱的同胞们,历史不会被遗忘。如今的中国已经强盛,我们不再被欺凌。愿安息,晚辈敬上。”深切表达对逝去的同胞的无限哀思和悼念。

随后,队员们进行默哀并三鞠躬,献上鲜花以表达对被731部队残忍杀害的同胞的哀悼。菊花的寓意着缅怀,寄托了对逝者的哀思和对历史的铭记。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经过此次献花活动,队员们坚定了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决心,表示要严格要求自己,提升服务人民、建设祖国的能力。

881661c492e3a71ad6d5c68a07a61b3.jpg

实践队员默哀、三鞠躬并献上鲜花

当踏入侵华日军731部队罪证陈列馆时,陈列馆序厅墙上用六国语言刻录着“反人类暴行”五个大字,沉重的空气扑面而来,将队员们的思绪带回到那一段悲惨的历史。

adeab7fa0353e11911aaccd1285b563.jpg

参观过程中,实践队员们面色凝重、全程静默、心情沉重,大家驻足观看,认真聆听,逐一参观了馆内陈列的各种珍贵历史文物和图片、影视资料。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那段黑暗历史的残酷和悲痛,脚步也愈发沉重,震撼于日军毫无人道的滔天罪行,愤懑于战犯堂而皇之地脱罪,更是对那段历史中无辜受害者的遭遇深感同情与惋惜。

37831a74221b1673a9ce45c7caa77be.jpg

实践队员认真参观学习

实践队员们依次参观了侵华日军细菌战、人体实验、研制细菌武器等展厅,观看了冻伤实验、活体解剖、高压试验等罪证陈列。一张张触目惊心的历史图片,档案墙上密密麻麻的实验数据,陈列在玻璃罩下的侵华日军的历史遗留物,揭露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残酷罪行,那是书本难以呈现的惨痛经历,文字难以表达的悲壮情感。

660e25d5e1694608c2d6b8118e35f54.jpg

冻伤实验等罪证陈列

陈列馆的尽头是一段黑漆漆的路,但接下来便有了耀眼的光芒,它仿佛在诉说“别回头,向前走,出口有光,有人间烟火,有国泰民安;别忘记,来时路,有民族苦难,有国家仇恨。”走出陈列馆,队员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遗址中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悲惨的往事。它们见证了那段黑暗的历史。

实践队队员刘奥说:“参观731部队罪证陈列馆,我深感震撼与悲痛。馆内陈列的展品和照片重现了历史的残酷,让我看到了日军对无辜生命的摧残。这些触目惊心的罪证,不仅是对侵略者的控诉,更是对和平的呼唤。作为新时代青年,我深刻认识到和平的宝贵,愿将这段历史铭记在心,以此为鉴,用实际行动捍卫和平与正义。”范博同学说:“走进731罪证陈列馆,我仿佛被一种阴暗的雾霾所笼盖。这里的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展品,都在诉说着当年日本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这段黑暗的历史,不经让人不寒而栗。细菌战,毒气战,人体实验……一个个可怕的名词,一件件残暴的事迹,深深地折磨着当时无辜的百姓。如今我们生在春风里,长在红旗下,但我们更应时刻警醒自己:历史不容忘记,吾辈更应自强”。

975bf36e6fcccd9818732983b19356c.jpg

实践队员集体合影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总有一些事件和地点,它们承载着民族的苦难与记忆,成为我们前行的警示灯。通过此次参观,队员们不仅深入了解了日军侵华战争的罪恶行径,更加坚定了他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信念。他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不断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 陈楠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